我市群文理论研究工作再创佳绩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11-01 18:33:00
山东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和省群众文化学会是我省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工作的龙头单位。近日,由其共同举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群文理论论坛征文获奖名单向社会公示,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6个共计32篇获奖论文。其中,我市荣获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占据设奖总数的一半,位列山东16地市第一位。
近年来,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聚焦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和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经常性邀请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来潍授课,组织深入社区、农村、田野、学校等基层“问计于民”,积极组织参与各类论文评奖、课题申报、案例征集活动,完善工作机制和激励制度,不断提高全市文化馆(站)和非遗保护工作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
服务中心组织申报的《潍坊年画振兴的新实践》获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15+N”“扫黄打非”工作模式、搭建“四个平台” 赋能乡村振兴、“四融理念”推动非遗实践创新等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宣传部肯定。将保护区建设与教学实践、产业发展、理论研究深度融合,通过设立非遗产业学院、保护区分中心、美术馆分馆、社区“嵌入式”服务点延展服务阵地,实施“益佳艺”公益联动培训工程、薪火工程等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益佳艺”项目入选2021全国《文化馆改革与服务创新发展报告》蓝皮书。课题《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运营模式创新性研究》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立项,承担了《城市品牌提升工程》《发掘利用老潍县历史文化》等重大课题任务。一系列扎实、科学、持续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服务中心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
下步,服务中心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力争在“党建+”工作模式、讲好“黄河故事”“潍坊故事”、保护区建设、文化遗产“两创”、文旅融合、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有新突破、新建树,以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助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封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