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小茄子”长成了“大产业”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26 10:27:41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因地制宜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寿光市纪台镇突出抓好以“纪台长茄”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发展,通过标准化种植、品牌化发展,力促相关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纪台长茄”长势喜人。

  新品种永葆活力关键一招

  秋天一到,纪台镇连接各村的生产路上便格外热闹,一辆辆运输车穿梭其间,高温棚里的“纪台长茄”开始上市了。

  10月19日,纪台镇东常村村民常道光像往常一样,一早就来到了大棚,绿色植株之间,一个个紫色的长茄泛着油光,让人越看越喜欢。常道光种着5个蔬菜大棚,全部栽种长茄新品种“765”,这个品种形状粗短,果肉细腻鲜甜,可用作烧烤,市场需求量大,产量、价格均高于普通品种。

  丰收的“纪台长茄”。

  上午9点,常道光将刚摘下的3000多斤长茄运往附近的昌宽蔬菜合作社,经过筛选、打包,当天下午这些长茄将发往江苏。

  “我们‘纪台长茄’品种优、品质好,到哪都是‘高档茄’。”昌宽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李昌宽自豪地说,“纪台长茄”畅销市场数年,关键因素之一便是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

  近年来,纪台镇积极推动“纪台长茄”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从品种、口感、外观、分级上建立标准,鼓励辖区育苗企业、种植户引进先进品种,保证了“纪台长茄”品牌长久不衰。

  李延平在大棚里查看长茄长势。

  新技术科技助力好品质

  “主干生长到15厘米左右自然分杈,需要及时抹杈,以免营养消耗过度,影响植株长势。但是抹杈不可过狠,以预留1至2厘米的短杈为宜……”说起长茄种植技巧,曹官庄村李延平滔滔不绝。作为纪台镇最早一批种植长茄的菜农,他不仅见证了“纪台长茄”种植品种的更新换代,更致力于种植技术的创新改良。

  “我们村有200多个温室大棚,全部采用秸秆还田。通过该项技术种出的长茄品质更好,利润更高。”2013年,李延平率先开始就秸秆还田这一技术进行试验,经过近10年的改进、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这一技术带来的高收益和更优良的蔬菜品质,全镇秸秆还田率逐年提升。

  好土产好菜。作为循环农业的重要尝试,秸秆还田不仅为一直困扰菜农的蔬菜秸秆处理难问题打开了一条新路子,更显著提升了长茄的品质和产量。多年来,纪台镇给予该项目政策、技术、科研支持,循序渐进推广秸秆还田,为“纪台长茄”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更为丰厚肥沃的土壤。

  分拣打包好的“纪台长茄”,将运往全国各地。

  新渠道抱团电商畅销路

  10月20日,在令欣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孟令欣不时用手机查看电商平台的订单情况。令欣蔬菜专业合作社从2016年开始接触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目前年线上销售量近2万吨,销售额过亿元。

  在纪台镇,像令欣这样的蔬菜合作社有214家。今年,该镇开展了蔬菜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上措施、上设备、上场所,推进合作社向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纵深发展,在硬件设施提升的同时,积极引导合作社抱团搭上电商发展快车,让“纪台长茄”有口碑更有销路。

  品牌让“菜篮子”更有力量,也让“纪台长茄”更有含金量。目前,该镇长茄种植面积达27000亩,年产量46万吨,“小茄子”在纪台镇长成了“大产业”。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莹/文图
通讯员:范雨荷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