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潍坊:惠企为民走在前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10-20 07:59:0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蓝图绘就,号角吹响。在我市,审批服务局坚持以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深耕改革、服务两大主业,深化党建、服务两大品牌创建,审批效能、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以“有解思维”深化改革,以“客户思维”优化服务,加快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智慧云图”、“零见面”审批以及“开工直通车”“云踏勘”等重点改革,全力打造有速度、有温度、企业群众满意的“全链条 · 金牌”审批服务,助力潍坊发展再上新高度。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零见面审批。

 

以“有解思维”破藩篱

  秉持敢为人先的改革基因,我市先后探索实施“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一体化”等改革,“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已达到了“减无可减,压无可压”的程度。尽管如此,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依然遇到新瓶颈。“在开工前,企业需要每一个事项申请一次,造成企业多次申请、多次跑腿、多次填报系统,耗时费力,无形之中拉升企业办事成本。”临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大项目服务科科长魏国萍感受到,进一步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仍是企业的普遍诉求。临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级主任科员刘富家发现,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阶段的十多个事项,都相对独立,每一个事项都有独立的申请表、申请材料清单、办事指南和线下线上审批流程,而这些事项又相互关联,申请材料重复比例相对较高。

  今年5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塑强“爱山东”政务服务品牌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充分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加快流程再造、业务重构、规则重塑,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办,以企业和群众眼中‘一件事’为导向,梳理形成‘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场景,逐步推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好。以此为契机,临朐县从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入手,探索施工许可阶段跨科室、跨部门“开工一件事”集成化、场景化审批改革,梳理7项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个事项”,编制“开工一件事”办事指南和申请表,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次申报、一窗(端)受理、一次审批。

  再次改革后,“开工一件事”涉及事项压减共性和重复的申报材料17件,压减48.6%,7个事项不再单个申请、单个提交材料,将原来的7次7表申请改为1次1表申请,后台人员实行无差别办理,集成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一次完成所有事项审批,并实现了企业零见面、零跑腿。临朐县14个事项集成“市政一件事”、4个事项集成“涉路工程一件事”也已经进入改革实施阶段。

  如今,潍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审批管理系统研发增设了“开工一件事”模块,并在全市推广。

  不断从改革的功劳簿上向前走,以有解思维破藩篱。市审批服务局打造了全省首张能办事的“智慧云图”:整合线上、线下、掌上三个办事渠道,集成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资源,推出“潍您办”微信小程序,1202项事项实现了全链条“掌上办”。自3月份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26万余人次,办理业务1.7万余件,减少企业群众跑腿3万余次。6月28日,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我市上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掌上办事大厅”。

  我市依托“开工直通车”审批服务平台,在省内率先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掌上办”。打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相关30余个专网系统,研发上线“掌上办理平台”微信小程序,集成拿地即开工、报建清单、简易低风险、事项申报、视频会商等六大功能,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实现了全流程“掌上办”,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相关做法入选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第一批“揭榜挂帅”改革创新试点。研究出台工程项目审批服务10条措施,积极助力项目快速落实落地。

  推动“政务+互联网+邮政”服务深度融合,聚焦投资建设、企业开办、医疗保险、社会养老等与企业群众关系密切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推行以“在线认证、远程申报、材料共享、视联辅导、自寄到付、网上办理、快递送达、在线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全链条“零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企业群众办事实现“一次不用跑·有事我来跑”。目前,第一批61项高频事项实现企业群众“零跑腿”审批,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750余件。

  从“减”到“无”,我市创建“无证明城市”,由市审批服务局牵头,在摸清“底数”和工作要求基础上,充分借鉴淄博、日照等先进地市经验,谋划思路、制定计划、部署任务,9月8日,发布全市第一批电子证照证明事项清单,共包含6436个事项,涉及86个证照证明,达到省任务节点要求。9月26日,组织召开全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进会议,会上印发《潍坊市“无证明城市”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方案》,聚焦事项梳理、平台建设、共享应用、机制保障等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的工作目标、推进措施和时间节点。组建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进专班,保障推动各项任务加快推进。

志愿服务暖人心。

以辛苦指数谋求便民指数

  日前,潍坊市供电公司一个中低压电网工程项目办理立项,按照以往的惯例,需要准备上千份的申报材料,全部办理完需要耗用1个月时间。“接到企业申请后,我们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确定了对同一县市区的项目进行打包立项的审批方案,只用了2天时间就为企业办理完了全部项目立项。”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审批科科长陈静说。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区域竞争力,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我市审批服务局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压缩精简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服务流程,用实干的“辛苦指数”换群众“满意指数”。

  ——建成启用全省首个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回访中心。组建专业回访队伍,对所有办事群众、办理事项开展全量即时回访,对收集的意见建议,限期5个工作日整改到位,将整改情况纳入窗口考核,形成评价、整改、反馈、监督、考核全流程闭环评价机制。回访中心启用以来,累计回访近10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75条,整改满意率100%。

  ——省内首创“帮办代办+志愿者”工作机制。建立“帮办代办+志愿者”服务体系,打造暖心服务全过程、项目服务全流程、预约延时全天候、市县联动全覆盖的“四全”帮办代办服务模式,积极营造有速度、有温度、企业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环境。目前,累计为1246个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600余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00余个。

  ——精选市县两级审批服务部门54名审批骨干,成立省内首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链条专家团队”,及时研究解决行政审批改革共性问题和办事过程中“疑难复杂”问题,为审批提供政策解读和决策支持。自1月份成立以来,累计解决复杂审批问题186个。

  ——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在“午间不休息、早晚延时办”基础上,全面推行双休日节假日预约“不打烊”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群众在双休日节假日办理政务服务的需求,推动政务服务向“随时办”“随心办”升级。自2月份推行该项服务以来,市县两级累计为8831位办事群众提供不打烊服务,办理审批事项6522件。

不打烊服务受称赞。

以党建引领优化审批服务

  审批服务是直接面对群众的部门,我市审批服务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化推进“党建+政务服务”工作模式,围绕党建深耕细作,以“审批铁军,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优化政务服务。

  市审批服务局开展“比业绩争创实干先锋、比能力争创改革先锋、比担当争创敬业先锋”活动,提升全体干部职工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营造实干争先氛围。围绕改革、服务主责主业,开展“创新型、廉洁型、先锋型、学习型、规范型”五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形成“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一阵地”基层党建格局。常态化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设立“审批服务大讲堂”“廉政课堂”,组织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上台授技能、析改革、谈心得,在练兵中增长才干、在比武中锤炼技能,全局上下逐步形成学业务技能、比成绩贡献、赛一流业绩的争先局面。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开展“阳光审批铸铁军,优质服务当先锋”“六查六看”作风建设行动,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服务过硬的干部队伍,推动各项工作上档提速。

  在省内创新开展基层政务服务“三型达标”(基础型、标准型、标杆型)创建行动,进一步推进事项下放、服务下沉、保障下移,加快构建“标准统一、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建成镇级网上站点151个、村(社区)网上站点1406个。年底前,各县市“基础型”站点将实现全覆盖,全面实现“六有一能”(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

  功不唐捐,今年以来,市审批服务局党建相关做法获评全省优秀党建案例二等奖,获批全市首批市直机关党群工作示范点,被授予“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

满意度回访中心。

  过硬作风带来高效行政效能,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云踏勘”服务模式市域内全覆盖。市县两级审批服务局同步搭建“云踏勘”平台,建立统一的事前指导、事中服务、事后追溯机制,通过即时远程视频踏勘、现场影像全程云端保存、踏勘结果实时反馈、踏勘报告电子签名等手段,踏勘时间平均压减5个工作日,提速60%以上,每年节省行政成本200万元以上。8月底前,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经营、市政交通等16大项44个类别事项可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云踏勘”服务模式全覆盖。

  创新推行“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的不见面“云交易”模式,建设工程、交通工程、医疗设备、政府采购等领域实现“云开标”常态化。打造全链条智慧服务掌上交易体系,升级手机投标“交易通”APP,实现信息查询、文件解密、企业签章、视频直播等功能,交易全程“不见面、零跑腿、指尖点、云上办”。《潍坊市积极推广远程异地评标》等3个创新案例获国家发改委认可推广,数量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全市共保障交易项目3576个,交易总金额626.19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2.48亿元。

  改革的风雷激荡,带来的是发展环境的持续改善。今年,我市先后有11项工作入选省级改革试点,其中承担省开办企业领域5项“揭榜挂帅”试点,数量全省第一。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莹/文图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