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筹措经费支持组织发展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10-16 15:49:07


《晨钟报》

《晨钟报》报头印章

  在山东共产党早期的活动中,诸多活动经费由王翔千筹措。1922年,随着全国革命形势蓬勃发展,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王尽美等人出席大会,带回新思想、新观念,山东地区革命活动遍地开花,快速推进。

  经常资助王尽美 主持党组织活动

  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中,王翔千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尽美经常到王翔千家中密谈,其活动经费多由王翔千筹措。

  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王尽美和邓恩铭赴莫斯科参会,王翔千尽管没去,但做了筹措经费等许多工作,并负责山东党的日常活动,使党的工作正常运转,这在党的初创时期并非易事。

  1922年5月,中共济南独立组成立,直属中央局领导,王尽美任组长。济南地方组织成立的时间比其他地方迟,原因是王尽美、邓恩铭等负责人在一大结束后不久即离开济南,前往莫斯科参会了。

  王乐平回国后,到上海向孙中山汇报情况,孙中山派他回山东主持中国国民党地方党务。王乐平成立山东“平民学会”并任会长。

  1922年6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建立,王尽美担任主任。

  为机关刊物筹措经费 加入团组织身份特殊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57年5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王用章出席会议。大会确定了青年团的任务。不久召开的中共二大又通过了《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

  回济南后,王用章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集会上,传达了大会关于建立青年团组织的有关精神,开始筹备济南青年团组织的工作。

  1922年7月9日,因经济不继而停刊的《济南劳动周刊》易名《山东劳动周刊》,作为机关刊物。王尽美任社长,王翔千任总编辑。创刊后的经费都由同志们承担,当时济南党组织成员大多是青年学生,像王翔千这样有工作的人并不多,他也是主要的经费提供者之一。因为《山东劳动周刊》专门刊载工人生活、工人运动的文章和报道,一年后被迫停刊。

  1922年8月,王尽美、王复元、王用章、贾乃甫、郝永泰作为第一批团员入团。随之,山东党组织的全部党员都加入了团的组织。年过30岁的王翔千则作为特别团员参与团组织的活动。

  1922年9月,党中央派陈为人到山东,在中共济南独立组的基础上,帮助建立了中共济南地方支部(直属中央),王尽美任书记。后来王翔千在自述中说,他是于1922年由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赴青州开展革命活动培育人才

  1922年9月16日,社会主义青年团山东地方团(亦称济南地方团)在大明湖畔的李公祠正式建立,选举产生了地方团执行委员会,王复元任书记部书记,张筱田任经济部主任,贾乃甫任宣传部主任。会议决定在济南各学校和工厂建立团支部。由于王尽美入团后即前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任副主任,会议主持人陈为人又召集王翔千、马克先、王复元、王用章、贾乃甫等举行了党的会议,进行了研究与分工:在王尽美调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期间,马克先暂代王尽美书记职务,王翔千负责文印和拟写稿件,贾乃甫负责青年工作,王用章负责联络与宣传,王复元负责公文与报纸杂志的传递。

  1922年底,济南地方团所属团员达到39人,其中工人、教员、职员也已占一定比重,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学生为主的局面。

  1922年10月12日,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在济南开幕。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贾乃甫、山东劳动组合书记部代理主任王用章、《山东劳动周刊》编辑王翔千等,在会上提出“实行劳动教育建议案”,并附列注意事项六条,要求会议通过。

  1922年10月,王翔千和王振千调换,从济南去青州省立十中任教员,开展革命活动。王翔千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思想和俄国十月革命,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他选印的第一篇讲义是《阶级斗争》,课后引导学生创办读书会,向学生推荐进步书刊。1922年底,他发展青州十中学生李殿龙(李耘生)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又发展刘俊才(刘子久)、赵文秀、王元昌等人入团。

  青州博物馆藏有赵文秀留下的一本日记本,里面记录了王翔千当年引导青年学生阅读进步书刊《觉悟》《晨钟》等相关事项。赵文秀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王翔千又介绍他加入山东平民学会青州分会。

  王翔千在青州不到半年,把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播撒在青州大地,为青州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当地国民党组织,实行国共两党合作方针。王尽美、王翔千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山东省支部的工作。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