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五哥牺牲唤起革命思考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10-16 15:28:14

诸城老城墙

王乐平

  王翔千在京师译学馆学习德文,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后到《齐鲁民报》做编辑。就在他寻找革命道路之时,诸城革命风起云涌,五哥王鸣韶参与了革命活动,宣布诸城独立的革命军遭到清军血腥镇压,王鸣韶也壮烈牺牲。这让王翔千开始思考五哥的“光明之路”到底是什么。

  京师译学馆学德文

  接触社会主义思想

  北京同文馆为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改名为京师译学馆。北京同文馆是中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始,是中国最早的公立新式专科学校。

  王翔千在相州王氏私立三等学堂上中学一年,即到北京齐鲁中学读书,这年他19岁。

  王翔千从齐鲁中学肄业,考入京师译学馆,学习德文。译学馆虽是清廷官办培养洋务人才的学校,但也是传播西方文化的窗口。王翔千在日记中写道:“世路茫茫,人生何在?”他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问题,思考人生。王翔千曾对大女儿王辩说过,他在北京译学馆读书时,在同族王叔年的报馆里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

  王翔千在北京还认识了孙宝琦。孙宝琦日后担任山东巡抚,曾写信给王翔千,邀他做幕僚,王翔千不为所动。

  王翔千毕业前夕,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之际,他接触到一些西洋文化和进步书刊,开始同情、向往革命。1911年,他从译学馆毕业,从思想到生活都蜕变为一个新派人物。因他通晓德文,高密一个亲戚介绍他到德国人管理的胶济铁路局工作。王翔千坚决拒绝:“我是中国人,不能当洋奴给外国人出力。”

  1912年,为了多方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王翔千毅然赴济南,去《齐鲁民报》做编辑。

  诸城成立歃血团 革命氛围浓厚

  武昌起义后,山东迫于形势,有过短期独立,但在袁世凯的高压下,独立旋被取消。革命党人不得不另谋他途,遂云集青岛,计议在青州、诸城、高密、安丘等地发动独立,最后把诸城作为根据地,因诸城多山近海,可守可退。为此,外地同盟会员多次来诸城串联,决定以诸城农林学堂和东武公学学生为主,成立歃血团,作为诸城独立的中坚力量。农历十月,以臧文山为首的18人成立了歃血团。歃血团集体宣读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凡参加者定要同生死,共患难,绝不反悔变节。”宣誓完毕,每个人刺破手指,把血液滴在一起,歃血为盟。

  当时,同盟会会员隋理堂和臧著信还在诸城组织了“学习团”,以农林学堂学生和隋理堂在昌城发展的会员为主,二人分任正副团长。

  王翔千的五哥王鸣韶在高密农林学堂加入了同盟会,他回相州私立三等学堂组织了“义勇军”,以学生邱翰西、邱建西、赵蓉初等为主要成员,王鸣韶和邱翰西任正副团长。

  “炸弹”吓退顽固派 诸城独立仅七天

  1912年1月30日,由安丘来的民军司令王长庆、邓天乙等,带领民军数百人,臂缠白布,手持土枪、火炮,占领了诸城城北五里堡。诸城知县吴勋闻讯后大惊,命令紧闭城门,严防死守。当时驻在城里的清兵巡防营一个哨,约50人左右。哨官杨子维与吴勋商量,企图出兵五里堡,击退革命军,却又慑于革命军威力,未敢轻举妄动,率队西撤。

  在同盟会员王心源、王心葵、臧少梅等人的策应下,城内群众欢迎革命军入城的气氛日益高涨,吴勋如热锅上的蚂蚁。

  1912年2月2日晚,在文庙敬一亭,吴勋和五坊坊长还有乡绅聚在一起,商议击退城外的革命军。吴勋和少数乡绅拒绝革命军入城。争论不下时,开明士绅臧汉臣手捧“炸弹”,斩钉截铁地说:“谁要敢阻挡诸城独立,我就让他尝尝这炸弹的厉害!”吴勋和顽固派这才被迫同意革命军入城。其实“炸弹”不过是用红包裹着的被打掉把的茶壶。

  当天深夜,革命军从东北圩子门进城,吴勋和把总金洪奎趁机逃到德国人建的天主教堂,躲藏起来。

  1912年2月3日,诸城宣布独立,山东军政分府成立,当天打开积谷仓放粮,宣布保护教堂、学校、商绅和居民安全,号召愿剪掉发辫的人加入革命党。

  可是,诸城独立仅七天,清军便在1912年2月10日和劣绅里外勾结,攻陷诸城。

  革命军遭到镇压

  王鸣韶壮烈牺牲

  王鸣韶被派协助臧少梅(后成为王翔千四女儿王成的公爹)去青岛购买枪械,因所购枪械迟迟不来,臧少梅让王鸣韶先回。王鸣韶刚到相州就听说清兵占领了诸城,骑上快马飞奔而去,家人追都追不上。

  王鸣韶赶到时,城门正缓缓关闭,他从门缝里挤身而入,他“誓与诸城共存亡”。

  清军见到剪了辫子的就杀,一个个革命军战士倒在血泊中……

  臧汉臣被清兵抓到,绑到县署内的古槐树上,清兵营官知道他家有钱,便说:“听说你一次就拿出四千两银子给革命军买武器,现在你可以拿钱赎你的命。”

  臧汉臣挺直胸膛,怒睁双眼,大骂:“我有钱革命,无钱买命!”

  营官为了杀鸡儆猴,让哨官杨子维剖开臧汉臣的肚子,挖出他的心,割下他的头颅……

  臧汉臣的头被挂在古槐树上,尸体挂在县署大门上。

  王鸣韶在战斗中牺牲。

  清军连续烧杀抢掠,焚烧了县署及县立高等小学……直到除夕才停止杀戮。诸城独立,遭到清兵血腥镇压,360多名革命军和学生的尸体被扔到北城墙外。在城北白玉山村南200公尺的地方,清兵草草挖了两个大坑,把大部分尸体埋进去;又在城东北角墨水河东岸挖了一个小坑,埋进去11个人。

  为纪念革命党,百姓将这三个坟称为“义和坟”。

  得知王鸣韶牺牲的消息,王翔千在悲痛中思索:是什么力量可以让五哥不惧生死?他要去寻找一条光明之路,让五哥死得其所。

  王乐平誓为诸城独立死难者报仇,经过协商,由臧汉臣胞弟提供费用,公举王乐平、臧少梅等组成公诉团,向省政府提起公诉,控告王少聆、祝清芳等劣绅在诸城辛亥独立时的罪行。既已宣布共和,政府应主张公理,依法惩处残害革命党人的罪魁祸首。然而,忠于袁世凯势力的山东省政府极力推诿敷衍,封官许愿,釜底抽薪,对公诉代表团分化瓦解,让公诉变成了私人官司。山东省政府委任吴大洲为烟台警察厅厅长,王乐平为省政府秘书。对臧少梅、隋理堂则诬之为“土匪”逮捕,臧文山等人也在通缉之列。

  吴大洲和王乐平识破阴谋,弃官出走。吴大洲流亡日本,王乐平远走陕西,臧文山无路可走,只得设法潜往南京,另找出路。公诉彻底失败。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