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 邮路上的“绿衣使者”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9-24 14:41:16
邮路上的“绿衣使者”
——记青州市邮政分公司投递员孙吉刚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在青州市庙子镇杨集管区的大山深处,一位邮政投递员默默坚守17年,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座山的高度,用行动践行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在这条邮路上,他不怕苦、不怕累,顶风雨、冒严寒,长年累月步行在崎岖的山路上,高质量走好邮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并与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就是青州市邮政分公司投递员孙吉刚。2022年8月,孙吉刚被潍坊市委组织部评为“实干奉献好党员”。
孙吉刚每天肩背邮包,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艰苦环境中的担当者
孙吉刚所在的杨集邮政支局,为周围32个自然村提供邮政服务,服务人口2000多人。段道上的村庄散落在山中,邮路沿途有多处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峰,山路在荒草和怪石之间时隐时现,最宽处不过1米,最窄处只容一人行走,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令人头晕目眩。
每次攀岩、绕石,登上800多米高的“索命崖”时,孙吉刚都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在宽不足一米的山路两旁,隔不远就有根小布栓在大荆条上,这是他的路标,也是他的“救命符”。2009年冬季大雪封山,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是沟,哪是路,孙吉刚就是用这种办法来辨别。踏雪行进时,不慎脚一打滑,就有摔下悬崖危险。这种险事,不知碰到过多少次。
走这条邮路很寂寞,很孤独,半天也遇不上一个人。路边寥寥可数的几株老柿树、杏树、软枣树,成了孙吉刚的天然知己。他常拄着一根木棍,为助力、为壮胆。为保证投递时限,他翻山越岭走得很快,经常一个月左右就穿破一双胶鞋,天气再冷也不穿大衣,穿大衣走不快,因为走慢了到晚上回不到支局。因此,孙吉刚穿的棉裤里,都会缝上一层塑料纸用来挡风、隔寒。工作中,他经常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一顿,第二顿要送完邮件回来才能吃,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孙吉刚默默地为山区人民传递着信息,从未耽误过事。
孙吉刚把包裹送到村民手中。
便民为民的贴心人
每一封信、每一个包裹都寄托了山里人和山外人全部的思念和希望,孙吉刚深深了解这一点。在这条邮路上,他已经走了整整17个年头,绿色的身影,成了山中一道不变的风景。不管什么天气、什么时间,他都准时将信件送到用户手里,从未耽误过。
平时孙吉刚还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因为乡亲们都信得过他,他也决不推托,尽可能为村民服务。孙吉刚经常为投递途中的老人交电话费、寄信、寄包裹,为不方便外出的老人捎些针线、药片、肥皂和一些生产生活用品,给不识字的老人读信、读报......
邮路上的村民都认识他:“来家里休息休息吧!”“过来喝点水吧!”他总是笑笑说:“不了,邮件还没送完呢。”依旧脚下生风继续赶路......
只要孙吉刚看到山村里老人水缸里没水了,就去帮老人们挑水。
使命责任的坚守者
孙吉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年华,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他每周走步班邮路102公里,摩托车邮路129公里,每年行程1.2万公里、投递3000多封邮件、5万多份报刊,累计邮路行程18万多公里,累计投递报刊达70余万份、邮件3.5万件。
多家媒体对孙吉刚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引发社会对邮政普遍服务工作的广泛关注,提升了邮政形象和影响力。在荣誉面前,孙吉刚从不自满、不骄傲,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谈起未来,孙吉刚表示,愿意继续当好“绿衣使者”,做一根红线,穿起这些村庄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作为一名爱心志愿者,在大山深处传递着邮政人的爱心和真情。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洪明/文图
通讯员 : 常松松
责任编辑:封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