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家庭|“省级文明家庭”的幸福密诀竟是……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9-16 11:18:0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家住高新区新城街道北苑社区的杨丽荣是潍坊东明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从教32年,她辛勤耕耘,扎根奉献,用知识和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丈夫辛华也在教育系统工作,夫妻二人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中互相理解,用温暖经营小家,用责任服务大家。

  杨丽荣

  谈及获得“省级文明家庭”的幸福秘诀时,杨丽荣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家风涵养,优秀的家风成就了如今美满幸福的文明家庭。

  杨丽荣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在村子里有口皆碑。杨丽荣的爷爷瘫痪在床,父母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2010年,临朐老家的村里有个女孩得了白血病,杨丽荣父母知道后,卖掉了地里的树苗,省吃俭用攒了5000元钱给女孩家人送了过去;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遇上难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丽荣的父母……杨丽荣兄妹三人自小耳濡目染,在优良家风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杨丽荣家庭合照。

  结婚后,因80多岁的婆婆体弱多病,杨丽荣便每天为婆婆洗脸、梳头、做早饭……她悉心照顾婆婆,没有过一句怨言。2013年婆婆病重,杨丽荣白天上班,晚上在病床前陪护,一直到老人安详离世。杨丽荣用言行诠释了“孝敬”的深刻含义。

  在教学工作中,杨丽荣“爱生如子”,她告诉记者,以“爱”工作,用“心”办事,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是她在三十二年教学工作中一直秉承的理念。2007年,她任教高中数学,担任班主任,班里一位同学成绩优异却家庭贫困,考上大学的他因拿不起学费打算退学。得知情况后,当时月工资仅有680元的杨丽荣与丈夫当即决定拿出1000元钱为学生补齐学费。

  杨丽荣(前排左三)和学生们在一起。

  生活中,杨丽荣一家更是无私地将爱心传递:看到老家村路泥泞,村头的桥成了危桥,杨丽荣兄妹三人便出资帮村里修路建桥,为文明乡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2019年10月,婆家邻居突发脑溢血,因其家庭困难,杨丽荣家庭便捐款2万元帮助邻居渡过难关;自2020年开始,每年春节,杨丽荣一家都会为社区中80岁以上老人和贫困家庭送去油、米、面条等生活物资。

  在杨丽荣和辛华的教育感染下,儿子辛继灏也秉承了良好的家风,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同时,他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参加公益活动,在生活中孝老爱亲,懂得感恩,并立志学以致用报效祖国。“我们家庭将会持之以恒地将爱心传播下去。”杨丽荣说。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翠/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