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秋天有不一样的五谷丰登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8-26 22:49:07
绿油油的水稻、沉甸甸的谷穗、红彤彤的高粱……初秋时节,位于寿光西北部盐碱地上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呈现出不一样的五谷丰登,丰收在望,这里与其他地方连绵起伏的“棚海”相映成趣,让“蔬菜之乡”秋天的意境更加深远。
谷子收割在即。
“这是我们新种的‘中谷2号’小米,再过半个月就收割了。”站在巨淀湖畔的一块谷地里,瞅着金烂烂、沉甸甸的谷穗,寇家坞四村党支部书记王爱果的话语里充满了喜悦。他告诉记者,如今盐碱地改良,水利条件好了,不但小麦、玉米产量高了,而且谷子、水稻等近年来大面积种植,比传统作物更耐盐碱,效益也好。今年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拿出100多亩试验田,从中国农科院引进新品种,鼓励王爱果带头试种。“这个新品种具有耐盐碱、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势,完全人工松土拔草,采用最传统的管理办法,虽然成本上去了,但口感和营养价值高,加工出来的小米预计能卖到每斤10元钱。”王爱果说。
在寇家坞四村的另一块田地里,位于玉米地和谷子地中间的一百多亩红高粱连绵起伏,像铺展在大地上的红地毯,堪称另一道绝佳“丰”景。“我与酿酒企业合作,高粱每斤卖到3元多,价格一直不错。”种粮大户王振兴说。
水稻在双王城的新兴农作物中占有一定比例,一个多月后开始收割。寇家坞六村也种了一部分水稻,党支部书记于建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水稻产量1000斤左右,能产大米700斤,每斤10元钱左右,一亩地净收入2000多元钱,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水稻长势正旺。
在双王城,无论传统作物还是新兴作物,都是成方连片规模化种植,且多由种粮大户经营管理,综合效益显著,这彰显着基层党组织加快土地流转,扶持种粮大户,实现土地增效、村集体和土地承包者增收的担当作为。寇家坞四村的王团委深有感触:“我和妻子开饭店,顾不上种地,原先租给别人种,每亩才几百元,去年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干部们一遍遍做大伙的工作,把土地集中流转出来租赁给种粮大户,租赁费一下子翻了好几番!”
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寇家坞四村在双王城各个村庄中抢到头彩,并且村里的党员纷纷领办家庭农场,王爱果本人不但是村党支部书记还是种粮大户,浑身充满了干劲:“党委政府倡导发展家庭农场和推进土地流转,还帮我们注册‘巨淀农仓’商标,咱作为党员更得领着干、带头闯!”
往年收割时的情景(资料图)。
振兴产业,强村富民,寿光西北部盐碱地上秋天不一样的五谷丰登将行稳致远。据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干部赵健介绍,他们通过贷款贴息、资金补助等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力争土地流转规模达到80%以上。当前正与大企业合作,建设2000亩的标准化高端小米种植基地,全力打造盐碱地上的“黄金粒”。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文图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