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克勤克俭接济困难群众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08-21 15:23:00

上世纪五十年代,高象九全家合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高家兄妹合影。自左至右:高云、高慧、高洪、高潮。

  生活艰苦朴素慷慨救助群众

  解放后,高象九享受正厅级待遇(当时干部行政十级)。他的经济条件改善了,艰苦朴素的作风却没改变,仍然十分乐善好施。上世纪六十年代,省民政厅有一名下属与他同乡,生活比较困难。下属的母亲跑到济南,两次向高象九借钱,为儿媳买缝纫机加工衣服,为儿子买自行车,高象九都倾囊相助。

  省民政厅有一董姓职工家在惠民县,时常因黄河泛滥被洪水淹没,高象九每次都拿出积蓄,为这位职工家里修缮房屋、添置家产。在民政厅得到过高象九接济、资助的职工很多,以致后来很多年,他们都还念念不忘老领导的帮助,每逢过年过节都要到家里看望。

  高象九平生不嗜烟酒,不喜外出交往,工作之余除照顾家庭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学习。对待学习、对待工作,总是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对待自己的生活,是那么的简单朴实,甚至近于苛刻。

  高象九到省民政厅上任后,单位配发了一件表面斜纹、内里长毛皮的灰色上衣,他十分喜欢,合适的季节里,天天穿在身上,直到表面破了,领子没毛了,也没舍得丢弃,而是换了个黑色的表面,一直穿了近十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高象九找人做了一套呢子衣服,那是专门为出席重要场合准备的。穿的时间久了,表面磨起了亮光,找人拆开,把里面反过来,又穿了好多年。儿女们看着实在不能再穿了,做了一套新的给他,但他却一直没舍得穿。高象九一生所穿的衬衣,袖口都是补过的,领子都是翻过的,甚至内裤也打满了补丁。只有在参加会议、公务接待等重要场合,才会拿出没有补丁的衬衣换上。这样的装束,这样的生活习惯,直到他去世也没有改变。

  夫妻相濡以沫父爱恩重如山

  高象九与刘静中的婚姻始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人自小就被订下“娃娃亲”。刘静中出身于城市贫民,没有上过学,对丈夫的学业、事业没有太多的理解,只知道丈夫干的是为国家、为民众的大事。刘静中虽然出身贫苦,但绣花手艺在潍坊一带是出了名的,很多人家每遇婚嫁大事,都要提早讨要。当高象九在北京中国大学上学,经济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刘静中就利用自己绣花的手艺,挣钱供丈夫上学。妻子的付出,高象九没齿不忘。两人尽管聚少离多,但时间和距离没有冲淡夫妻感情。

  高象九在济南乡师工作时,有空就赶回潍县,看望妻子儿女,并耐心教妻子识字,手把手教妻子学写自己的名字。在高象九的精心教授下,刘静中能读懂远方的来信。看到丈夫在外辛苦,为不能在身边照顾丈夫内疚,刘静中便将在家照顾好年幼的孩子,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作为精神支柱。

  刘静中37岁时患了严重的类风湿病,常年的辛勤劳作,并发了心肌梗塞、肺气肿。到了晚年,她的关节僵硬,穿衣、梳头、大小便已经不能自理,常年卧床不起。

  面对年长三岁的妻子,高象九呵护有加,一拿到特殊供应有限的食品,带回家收藏起来,只留给妻子;下班后立即回家,耐心细致地为她端水喂饭,按摩照顾;晚上坐在床前,给她讲一天的所见所闻和奇闻趣事。高象九的悉心照顾,使刘静中在浓浓爱意中暂时忘记了病痛,她在70岁时安详离世。

  高象九对待妻子一往情深,对待子女威严中充满慈爱。每当子女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人生路上遇到困惑时,总是耐心鼓励、悉心指教;对子女们思想、言行中的错误,总是严厉指出问题所在。他经常教育子女“思想上要向上看,生活要向下比,要活得有志气,有奋斗目标。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诚恳做人,坚决跟共产党走”。

  在高象九的影响下,孩子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都加入了党组织,配偶也都是中共党员,这让未能入党的高象九深感欣慰。

  可贵家风传承儿女受益终生

  高象九对子女一向严格要求。1950年末,一次出席在珍珠泉人民会堂举行的晚会。结束时天已很晚,高象九的司机早已等候在会场外。这时,他最疼爱的小女儿高云从会场出来,司机看到便招呼高云上车,高象九坚决不同意,高云只好怏怏地往家走。司机担心小女孩自己回家不安全,就慢慢跟着,几次欲叫高云上车,但他终究没能同意。

  直到今天,身为山东省中医院教授的高云谈起这件事,仍然感慨万千:当年年少,她很不理解父亲的严厉。但后来,高家兄妹都成长为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生活中的自律,在遇到困难时的坚强,在各自领域的成就,都印证了父亲给予孩子可贵的影响,使他们受益终生。

  高象九长子高传纪1943年牺牲在抗日战场。次子高潮1943年与弟弟高洪参加学生抗日民主救国会。解放后高潮曾任中国电影乐团副团长等职,创作的电视剧《鹊桥仙》主题曲《难诉相思》等多部作品被人们广为传唱,在新影星花奖、电影金鸡奖、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百花奖中获得奖项。三子高洪曾任辽宁省经济委员会处长。长女高慧曾赴苏联留学,生物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次女高云曾任山东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现在仍为人们解除病痛工作着。兄妹四人的配偶均是国家高级干部,多是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1973年春节,高象九的四个子女与爱人、孩子一同回到济南家中。当他们欢聚一堂,共度新春时,在省民政厅机关盛传着“高厅长一家9个大学生围在一桌吃水饺”的美谈。

  1980年10月12日,高象九因突发心脏病在上海逝世,终年78岁。追悼会上,山东省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了悼念仪式。高象九逝世后,学生孙启基赋诗《念恩师》,表达了晚辈对高象九的思念之情,也概括了高象九的高尚人生:“高峰秀丽,像东岳泰山。九九艳阳,好有一番春色。老松挺拔,师表贯千秋。留取丹心,芳溢黄河之滨。”

  本期图片由高象九女儿高云提供

  本期资料来源:高云回忆材料,郝石林、王春华、张东木等人的回忆文章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