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积极投身统战抗日工作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08-21 15:05:00

  1946年,冯玉祥(右二)与有关人士在重庆官邸前留影(资料图片)。

  徐向前(左一)在山东根据地(资料图片)。

  离开陪都重庆奔赴山东前线

  1939年春,高象九来到重庆,拜见了冯玉祥将军。这次在重庆相见,倍感亲切。当冯玉祥得知高象九尚无去处时,就热情地把他留在了自己的公馆,还担心他无事可做住着不安心,就安排他做接待工作,接待来访的亲朋好友、教师和学生,帮他们解决一些求职、升学、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时达半年之久。

  在这里,高象九结识了共产党的一些高层领导。受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张申府等人的影响,高象九多次参加由东北救亡总会党团书记于毅夫、八路军办事处徐冰和臧运远、《时事新报》主笔张友渔等人组织的“华北文化界座谈会”的活动,讨论抗战等问题,高象九由此了解了更多的国内局势。

  1939年冬,冯玉祥拟派支应遴到山东敌后工作,高象九一同前往,协助工作。冯玉祥介绍他们两人,到李济琛负责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处,参加对山东游击队的校阅组,支应遴任少将主任,高象九为中校委员。

  赴鲁之前,冯玉祥问高象九:“你还不是党员吧?”高象九答:“国民党名声不好,我不想参加。”冯玉祥说:“国民党人都不好吗?你看我怎么样?”高象九答:“先生爱国爱民,当然是好人。”冯玉祥说:“不是国民党员,参加战地党政委员会工作不相宜,就参加上咱们一块干吧!”就这样,由冯玉祥介绍,高象九加入了国民党。

  出发前,高象九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作别,办事处的王梓木接待并引荐,与办事处军事组负责人叶剑英见面,一同到一心饭店就餐。

  校阅游击纵队阻止摩擦事件

  1939年4月,抗日爱国将领、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将山东各游击部队统编为鲁苏战区游击纵队,张里元、厉文礼、秦启荣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司令。1940年初,支应遴、高象九一行到达安丘山区于学忠的司令部,先后对鲁苏战区所辖三个纵队进行校阅。

  这期间,高象九到鲁南革命根据地见到了老朋友李澄之、李竹如、杨希文、路雨亭等,约见了省立第一乡师、省立九中的一些学生,见到了久别的参加革命的两个侄子。交谈中,高象九了解了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的事迹,很受鼓舞。

  高象九受到了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接见。在一次干部大会上,纵队政委朱瑞作形势报告时特意介绍了高象九,并请他作了演讲。高象九形象地把“国统区”比做严寒的冬天,把革命根据地比做花红柳绿的春天。后来,这份演讲稿以“这里是春天”为题在《大众日报》刊出。

  1939年夏,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张里元的第一纵队不断袭击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制造摩擦和流血事件。高象九受派与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杨希文去做张里元的工作。他们刚到河边靠近第一纵队防地,国民党部队就开枪射击,险被击中。经过几次喊话,张里元部下才停止射击,但只允许一人过去。

  高象九带领师生流亡期间,在临沂曾与张里元有过接触。那时,张里元作为山东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给师生讲过话,并且对师生的爱国行动还是积极支持的。鉴于此,高象九提出,自己独身去见张里元,杨希文等原地等候。一连几天,高象九苦口婆心劝说,张里元终于答应停止敌对行动。张里元率部南撤至郯城、邳县、宿迁一带,与日军周旋。

  在山东校阅完毕后,高象九接受重托,携带一宗重要文件、信件回重庆复命,其中有山东解放区中苏友协向全国中苏友协的备案文件、中共山东分局宣传科长路万美给郭沫若的信、山东省参议长范明枢向冯玉祥报告国民党进攻解放区情况的信,以及根据地一些工作人员的私人信件。徐向前签发通行证,高象九经过皖北新四军防地,顺利回到重庆。

  辗转重庆甘肃一直支持抗战

  高象九回到重庆后,八路军办事处邀请他给全体工作人员作报告。在军事组负责人叶剑英主持下,高象九作了以山东“国民党游击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解放区军民一家、共同抗战”为主要内容的形势报告,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会后,周恩来接见并宴请了高象九。

  在重庆,高象九仍旧在冯玉祥公馆协助工作近半年。1941年6月,冯玉祥推荐高象九到重庆水利委员会工作,之后,高象九又先后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兼生活指导组主任、中央银行行员子弟学校校长等。

  高象九在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期间,学校中进步思想与保守思想的学生之间斗争很明显。他们利用各自所办墙报、画报进行宣传和斗争。高象九始终站在进步学生方面,尽最大努力给予支持和鼓励。高象九与校长陈之佛商量,时常邀请社会贤达名流,如冯玉祥、姚雪垠等到校演讲,鞭挞时弊,宣传抗日,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忱。

  1943年11月,在冯玉祥引荐下,经三青团中央秘书处处长宋志伊介绍,高象九到兰州担任三青团甘肃支团部监察会书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高象九辞职回到重庆,仍住在冯玉祥处。

  这期间,高象九推荐重庆国立艺专国画系毕业的郝石林担任冯玉祥的画师。郝石林在回忆录中记道,“一天,高象九先生(冯将军好友)找校长,即恩师潘天寿先生,推荐我去冯玉祥将军公馆,接替赵望云辅导冯学习绘画的工作”,“高象九主任在领我来的路上,简要地介绍了冯将军的喜好,反复讲了我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他叮嘱道:‘冯将军非常喜欢绘画。如果将军留下你,让你辅导他画画,你一定要珍惜机会,好好去做。和这么有名的将军相处,这是你的福分。’”

  高象九与冯玉祥结交20多年,感情深厚。1948年9月1日,从美国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的冯玉祥因轮船失火遇难,高象九闻耗悲痛万分。1953年10月15日,冯玉祥骨灰安葬仪式在泰山举行,高象九怀着沉痛与敬仰的心情参加了安葬式,为这位可敬的将军、师长、挚友送最后一程。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