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带领青年奔赴光明之路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08-21 14:48:00

  高传纪写给父亲高象九的信

  省立九中37级1班同学合影,前排右五为高传纪

  辗转西迁甘肃从事抗战服务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这年冬天,山东省教育厅电令,省内所属八所公立中等学校西迁至大后方,省立九中也在搬迁之列,高象九率领师生一路南迁。

  一行人先至临沂。到达后,没有校舍,衣食无着,只好按各自意愿,将部分师生就地遣散。高象九率领剩下的老师和学生继续西行。

  流离颠沛,辗转迁徙,高象九与部分师生流亡到大后方古城西安。1938年春,国民政府教育部派人对沦陷区到后方的学生和教员进行登记,并从流亡师生中招募人员加入国立中学及战区中小学教师服务团。高象九带领师生进行了流亡登记,继而参加了甘肃天水教师服务团。他们与在西安登记的受募人员一起,由甘肃督学带领,离开西安乘火车赴藐镇,转凤翔。从凤翔出发经陇县,过关山,穿清水,历经二十多天,到达天水。

  高象九来到甘肃天水的陇南战区第七教师服务团,担任团务委员兼教材编辑组组长。他带领三名成员,编辑民众课本、抗战歌曲选、团刊(半月刊)等,同时组织队员编辑不同体裁的抗日读物,如《抗战歌曲选集》《法令辑要》等。这些通俗读物及服务团的到来,对于文化教育较为落后,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传播缓慢,信息闭塞的偏僻山区,传播进步思想,鼓舞民众抗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不遗余力资助支持进步青年

  在陇南战区第七教师服务团期间,高象九对于进步青年,仍旧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们奔赴光明,参加革命。

  服务团的教师周公正、李雪樵二人找到高象九,表达了想到延安参加革命的想法。高象九当即表示坚决支持,并关切地询问他们还有什么困难。当得知李雪樵经济困难后,立即拿出30元钱给他作路费。由于服务团成员来自多个省份,他们的年龄、文化偏好等存在一定差异,服务团工作稳定后,成员内部思想观念出现不一致,产生了矛盾。这种不和谐的环境,使高象九感到困惑,于是,在1938年秋辞职,回到西安。

  在西安赋闲,高象九遇到了原掖县省立九中学生赵川。赵川在军校毕业后分到西安,在部队中任见习副排长,由于在新岗位工作不顺利,很苦闷。高象九便找到曾是济南第一乡师的学生,当时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张涛,通过其推荐,把赵川送到了延安抗大。之后,赵川参加抗日武装,走上了革命道路。

  国立六中的学生尹公节等人,从四川绵阳长途跋涉来到西安,要转道去陕北公学求学,他们担心路上再遇到困难,高象九就使用掖县省立九中的印章,以介绍他们到天水转学的名义,给他们出具证明,希望沿途遇到检查时,给予放行。尹公节等人携带掖县省立九中的证明信,顺利到达了陕北公学。

  1937年冬,高象九带领师生迁入大后方时,除有一大批进步教师、学生外,还带去了长子高传纪和两个侄子高传纬、高传缙,把他们送入国立第五中学(秦安国立甘肃一中)学习。国立五中学生大多是随同来甘肃的教师子女、前方阵亡将士子女、流散亲人的子女和流亡青年,师生中派别较多,学生之间也时常发生冲突。每当高传纪感到迷茫时,就写信给父亲,询问怎样才能走上革命道路。高象九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孩子,你很年轻,前途远大,到那边(指延安)去寻找光明吧!中国的希望在那儿。”

  高传纪在父亲的开导和教育下,不断受到启发和鼓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为劳苦大众不再受苦,为中国不再受奴役,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他坚定地选择了站在共产党一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长子加入中共牺牲抗战前线

  高传纪出生于1922年,十多岁加入童子军,凭着机智、勇敢,积极参加抗日斗争。1938年山东沦陷,高传纪堂兄弟三人在高象九带领下,迁入国立第五中学学习。

  作为长子的高传纪,父亲高象九对他寄予了深切厚望,他和父亲时常有书信往来。每当高传纪在人生路上感到迷茫、困惑的时候,父亲总会及时指点、引导。在父亲的不断鼓励、指导下,他刻苦学习,广泛阅读进步书籍,在学校这所大熔炉里,很快成长起来。1938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送别去前线的同学时说道:“在今天,我坚定了铁的意志:打回老家去。再会吧,在前线上,民族已到生死关头,抗战已到紧要时候,怕什么流血,说什么牺牲。朋友,让我们再会吧,在敌人的后方——游击队里。”

  1939年5月底,高传纪与几位进步青年赶赴延安。出发前,他们去当铺卖掉了平时使用的被褥和棉衣,用换来的钱作路费。当他们到达陕西枸邑(今旬邑)县城以北职田镇陕北公学时,由于天气寒冷,路费也没有了,只好暂时住了下来,高传纪被安排在陕北公学53队。他们边学习,边为赴延安做准备。

  直到10月份,他们取道陕北苏区米脂、葭县(今陕西佳县),渡黄河,“凭着两条腿,背着行李,走了三千多里”,到达河北阜平城南庄。这里是刚刚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高传纪在华北联大社会科学部,担任绘画、通讯工作。

  1942年,高传纪积极请求到一线最艰苦的地方去。他的一腔热血得到了学校的批准,被派到当时斗争形势最严峻、最残酷的平北地区。同年10月,被任命为龙赤县(龙关、赤城联合县)第四区区委书记。1943年4月,他在到各村组织抗日斗争时不幸被捕。入狱后,日军威迫他投降,面对敌人的刺刀,遭受着种种酷刑,他不畏惧、不屈服,凶恶的敌人放出狼狗,将他活活咬死。高传纪牺牲时,年仅21岁。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