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聚焦省党代会·省委老干部局驻村工作组: “融合”谱出乡村振兴新乐章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6-21 08:35:18

  “靠学习、制度、团结、创新、干事创业、严格自律等统班子带队伍,助力融合村实现由‘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的转变……”近日,在山东省选派办举办的第五轮省派第一书记带队人员培训班上,省委老干部局派驻德州市临邑县临南镇旭升新村第一书记隗蒙介绍了工作经验做法。前不久,在临南镇组织开展的实践党课活动中,隗蒙向全镇村党支部书记分享了“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决扛起新时代基层党建‘走在前、开新局’光荣使命”党课。

  坚持建强班子促“人合”

  以组织融合为先导,建强领导班子,凝聚发展合力,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一是建强一个支部,将原来3个村党支部融合为1个党支部,自然村不再保留支部设置,46名党员一起开展“三会一课”,一起参加主题党日活动,一起组织政治学习。今年上半年共召开党员大会5次,组织党员代表外出学习2次。除了读原文、悟原理,还采取“固定课堂”“板凳课堂”“流动课堂”等形式加深党员和群众对会议精神的理解。这些扎实有效的活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二是理顺一个班子,5名村“两委”干部分别来自3个自然村,并按照老中青梯次搭配,分别负责旭升新村具体工作,一处办公,一起服务,班子成员由生到熟,握指成拳,形成合力。三是完善一套机制,坚持每周碰头会制度,“两委”成员汇报工作进展、分享工作经验、共商发展规划,做到一个桌上谈工作,一个喇叭传声音。在去年末人大代表和党代表换届选举时,他们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克服了3个自然村分布散、居住杂、外出务工多等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坚持建章立制促“理合”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理顺工作流程,规范决策管理,打造乡村振兴“风向标”。一是完善制度,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重点从基层党建、财务报销、风俗文明、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制度规范、流程优化。同时,将农村党务、村务、财务工作归类整编成《融合村基层党建手册》,并印发给村干部学习。二是创新制度,创新推行“五要、四权、四制”模式,即以“村里的事党组织要引领,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监督、要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五要”工作法;将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权,都按照村党支部履行决策组织权、村民代表会议履行决策表决权、村委会履行决策实施权、村民监督委员会履行决策监督权的“四权”体制框架;将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按照决策启动机制、民主表决机制、组织实施机制、监督评议机制的“四制”运行模式。三是落实制度,把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有机结合,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阳光报告会”等民主决策程序,有效推进旭升新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融合村党组织科学议事、民主决策、阳光理政。

  坚持产业发展促“事合”

  以产业融合为抓手,整合闲散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挖掘乡村振兴“潜力股”。一是支部领办合作社统起来,努力把村打造成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地。旭升新村支部领办合作社主营小麦、玉米种植,目前正不断扩大入社人数和种植面积,并将逐步增设甜瓜、西红柿等销售业务。同时以项目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取得政策支持和德州市农科院的技术指导。二是把发展规划合起来,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根据《旭升新村2021年—2026年发展规划》、《旭升新村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实施方案》等,目前已整合闲散土地200余亩用于发展集体经济,还制定了利用闲散宅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等。三是把发展要素聚起来,围绕临邑县委、县政府实施“千村千塘”水美乡村工程,依据“品牌创建、生态养殖、提质增效、休闲美食”的发展思路,计划将村内16个水塘打造成集生态、养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将园区部分水塘藕池以“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村支部书记讨论学习旭升新村工作经验

  坚持服务提效促“心合”

  以群众满意为宗旨,改善乡村治理,提升村居环境,展现乡村振兴“好风貌”。一是村规民约同规范,在完善《旭升新村村规民约》《旭升新村村民文明手册》等基础上,召开党员群众大会选出3名威信高、品行好的村民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3个自然村的红白喜事统一标准,删繁就简,村里风气焕然一新。二是村居环境同提升,动员3个自然村的党员、青年志愿者成立联合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主题党日开展卫生大扫除。另外,村内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道路硬化、绿化有序推进,煤改气工程稳步实施,自来水管网、文化广场、公厕等也都在筹建中,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指数明显提升。三是为民服务同开展,收集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统一决策、统一落实。为15户老党员、困难群众送去油、面等共计三千余元慰问品,还为困难群众捐赠过冬羽绒服60件。通过协调德州市、临邑县宣传部门和电视台采用录制视频、直播卖瓜等方式广开销路,及时解决近20万斤西瓜滞销问题。年前因受强降雨和寒潮影响,村内种植难题频出,及时协调德州市农科院专家到村指导完成冬小麦播种、深入蔬菜大棚为农户“田间会诊”。今年春天,专家们还指导村民打药、灌溉麦田三千余亩,免费赠送了农药、壮苗肥、农业书籍等。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