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好品山东丨“小桑蚕”搭上乡村振兴 “顺风车”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5-30 16:13:18

  赵瑞香在采摘桑叶。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初夏时节,开车穿行在安丘市大盛镇的田间村头,路两边尽是绿油油的桑田,一排排的蚕房点缀期间,桑田、蚕棚,构成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赵瑞香在蚕棚喂蚕。

  在郭家庄村的桑田里,蚕农郭庆金和妻子赵瑞香正在棚里给蚕宝宝喂桑叶。“养蚕技术方面不用愁,村里有技术员指导。一年两季,收入还行。俺家种了13.5亩桑园,受去年冻害影响产量低些,预计今年亩收入在5000元上。”郭庆金说。

  “今年俺还买了切桑机,采下桑叶来用机器切,又快又省劲。”赵瑞香告诉记者。

  党支部书记郭庆祝也是一位养蚕高手。

  郭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郭庆祝介绍,他们村从2001年开始种桑养蚕,目前有30多家养蚕专业户。养蚕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时间短、见效快,从来蚕种到蚕茧出售,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最忙的时候也就十来天。劳动强度也不高,家庭妇女就干得了。收获季节,镇上有专门的收购站点,外地客商直接到地头收购,市场销路好,价格高,是农村家庭增收的好门路。

  在大盛镇龙山社区,记者见到了社区党委书记、镇人大副主席李治芳,他正在打电话与安丘市农业局及兄弟乡镇沟通小麦无人机喷药避免涉及大盛桑田一事。“哪怕一丁点的农药落到桑叶上,蚕宝宝都受不了。因此这方面一点都马虎不得,只能协调好让对方等待风向适时进行飞防,避免对桑蚕造成危害。不止如此,镇上还与青州广通集团联系,桑蚕养殖期间派出技术员驻村指导,并对种蚕全部回收。”李治芳说。

  近年来,大盛镇大力发展传统特色桑蚕产业,全镇桑园面积发展到5000余亩,桑蚕养殖专业户400多家,建成江北最大的桑蚕基地。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开拓新思路,探索新路径,依托桑叶种植合作社进行深加工,发展起了蚕丝被、桑叶面条、桑叶茶、桑椹茶等产品加工销售产业,延长桑蚕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同时,依托电商等现代销售平台拓展销路,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使“小桑蚕”搭上了乡村振兴的“顺风车”。

  为适应市民休闲采摘的需求,大盛镇在传统丝蚕的基础上引进果桑种植,在丁家沟村、韩家庄等村建成桑椹采摘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带火了旅游业的发展,使传统桑蚕产业焕发出了新的青春活力,成为山区富民强镇的“大产业”,全镇仅桑蚕一项年收入3000余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

责任编辑:封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