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全国公安英模风采① | 马延安:播撒爱的希望,燃起善的明灯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5-26 17:39:19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5月25日上午,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全市公安机关共有3个集体、3名民警受到表彰。其中,昌邑市公安局监管大队教导员马延安被表彰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获得表彰的背后,是他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马延安主要从事对新收押犯罪嫌疑人的过渡教育管理,他扎根监管工作十余载,将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5月25日,记者采访了马延安,说起被表彰一事,他情绪激动,表示会再接再厉,用心管好在押人员的“心”。

马延安

  把在押人员当亲人

  管好在押人员的"心"

  如果说看守所是教育、感化、挽救在押人员的特殊学校,那么过渡监室则是这所特殊学校的培训基地,过渡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监所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管好在押人员的"心"这方面,马延安有他独特的方式。

  2011年7月,32岁的马延安从山东省北墅监狱调到昌邑市公安局监管大队工作,担任管教民警。“零距离”教育感化,是马延安在监区倡行的另一种教感模式。工作中,他不摆架子,不以管教者自居,时时要求自己以人性化的方式管教在押人员,给予在押人员亲人般的关怀。

  在押人员入所后,马延安会及时了解并记住其身份、籍贯、基本案情、认罪态度等情况,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加强对其心理教育的力度,政策攻心,打消案犯的侥幸心理,攻破其思想防线,促使其主动坦白余罪,积极检举他人的违法犯罪。

马延安在与在押人员谈心。(资料图)

  在押人员缺少衣物了,马延安会主动帮助联系其家人带来衣物;在押人员生病了,马延安不辞辛苦主动喂水喂饭;在押人员思想出现波动了,马延安面对面予以疏导……面对这样的关怀,在押人员也深受感动,经常有在押人员告诉马延安,他们一定会好好改造,不然觉得对不起他。

  不怕吃苦不怕累

  用耐心和爱心干好工作

  看守所里在押人员结构复杂,情况千变万化,各种不安全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疫情防控监所勤务模式实行以来,所内执勤警力不足,只能以原来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警力完成日常监管和隔离防控任务。但马延安从不喊累,在做好繁杂的管教工作的同时,他主动冲锋在前,为战友分担各项工作。从警22年,马延安每天上班早来一小时,下班晚走半小时,从没有休过一次年假,他将自己的业余时间也奉献给了工作。

马延安在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马延安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潍坊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安监管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荣记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此次被表彰,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对他的一种激励。

  “作为一名看守所民警,这是我从警22年来获得的最高、最重、最特殊的荣誉,我心里备受鼓舞。”马延安说,这份荣誉属于人民,属于和他并肩作战的每一位战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会化荣誉为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砥砺前行。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怀禹 常方方/文图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