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娃多了个“家”,“家”里还有“郑妈妈”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5-11 08:52:44
坊子区凤凰街道龙凤社区的小军(化名)今年3岁,与其他同龄孩子一样,爱说爱笑、活泼开朗。但他又与大多数孩子不同,因为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皆是聋哑人,小军从小由姥姥照看,姥姥教会他说话。今年3月份,小军的姥姥因病突然离世,小军的世界也按下“静音键”。龙凤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主动承担起陪伴、照顾小军的责任,社区成了小军的另一个“家”。
可爱的小军。
假期里工作人员把小军带回家
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
这个“五一”假期,小军过得特别快乐。社区工作人员郑晓红把小军接到自己家中,和丈夫一起陪他做游戏,还带他到超市买玩具,到餐厅吃大餐,到公园玩耍……郑晓红和丈夫把小军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小军也亲切地叫郑晓红“郑妈妈”。
“郑妈妈,我想在你家里多待几天。”听了小军的请求,郑晓红一口答应,假期的五天时间无时无刻不陪伴着小军。“我儿子今年27岁了,在外地工作,我们夫妻俩在家也没事,小军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5月10日,郑晓红对记者说。
“五一”假期之后,小军被妈妈接回了家。有时候从幼儿园放学后,他会到龙凤社区找“郑妈妈”和其他叔叔阿姨玩耍,大家都耐心地陪伴着小军,听小军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社区成了小军的另一个“家”。“小军特别喜欢说话,可回到家后,面对不能说话的爸爸妈妈,只能用手语表达,所以,我们想多陪他说说话。”龙凤社区党委书记冯惠对记者说。
“郑妈妈”给小军挑选玩具。
通过陪伴小军越来越开朗
父母感谢社区的无私帮助
小军的妈妈今年48岁,幼时因发烧导致聋哑。9年前,在龙凤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到一家企业干保洁工作。在那里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也是一位聋哑人。夫妻俩虽然都有残疾,但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他们的同事、朋友和社区工作人员也给这个特殊家庭很多的关怀和帮助。
小军的出生给这个特殊家庭带来了欢乐,在这个家庭里,姥姥是唯一能跟小军有语言交流的人。姥姥教小军学说话,逐渐长大后,小军有事也总是跟姥姥交流。今年3月份,小军的姥姥突然因病去世,尽管小军对姥姥的离世还懵懵懂懂,但缺少了姥姥的陪伴,小军越来越不爱说话。
“虽然我们听不见,但能感受到孩子身上发生的情绪变化,他不再那么爱笑了。”小军妈妈通过微信发消息,对龙凤社区工作人员说明此事,寻求帮助。每月两次的特殊家庭走访中,凤凰街道龙凤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了解到了小军姥姥突然去世的变故,决定为这个家庭做点事情。
“孩子虽不缺少父母的关爱,但这个家庭没有基本的语言交流和互动,原本活泼开朗的小军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许多。”龙凤社区工作人员郑晓红说,为了让小军能够健康快乐成长,龙凤社区决定承担起部分照看、陪伴小军的责任。
从4月初开始,节假日期间,小军从幼儿园放学后,便来到社区由工作人员代为照看。一次午休的时间,郑晓红发现小军有睡觉打鼾的情况,她马上与小军妈妈通过微信交流,第二天陪伴母子二人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经过检查,孩子腺样体肥大,我们遵照医嘱买了药,进行观察治疗。”郑晓红说,小军妈妈听不到声音,无法判断小军是否生病,所以才没发现这个情况。
有了这么多人的关爱,小军变得越来越开朗、活泼,笑容也回到孩子的脸上。“小军可爱、懂事,非常惹人疼爱,在他的成长路上,我们将尽全力给他更多的陪伴和关爱,力所能及地帮助这个特殊的家庭。”龙凤社区党委书记冯惠对记者说。
面对社区工作人员为小军的无私付出,小军妈妈非常感动,经常通过手语或是微信表达谢意。夫妻俩非常庆幸,小军得到这么多好心人的关爱,相信他一定会健康成长。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晓梅/文
责任编辑:封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