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探索了一条文明实践“新路子”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4-25 09:38:00
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奎文区志愿者、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的红色身影,他们闪动在各街道、社区、小区,为居民提供事无巨细的帮助,传递温暖。奎文区志愿服务的成功之处在于探索出一套集机制融合、阵地融合、队伍融合、活动融合、项目融合于一体的“五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城区实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
构建“机制融合”
奎文区健全区级负总责、街道抓推进、社区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同步在实践点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室,负责谋划活动、征集需求、协调队伍、活动反馈。
为更好促进“机制融合”,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探索“志愿入云”,实行“云吹哨”机制,依托“爱奎文”APP设置“文明实践板块”,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依托“爱奎文”APP设置“文明实践板块”。
志愿者进入“文明实践板块”,可自主选择团队加入,下沉到基层社区进行志愿服务。自板块设立以来,注册志愿者6675人,志愿团队97支,活动时长3735小时,构建起全区四级文明实践阵地“一张网”。
赋能“阵地融合”
4月19日,在奎文区东关街道奎文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居民们正在开“马扎议事会”,奎文门社区党委书记王建英说:“我们把小区废弃车棚打造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探讨,一起解决,社区治理的水平就提升了。”
奎文区通过“阵地融合”,按照“实用、能用、管用、好用”的原则提升建设标准,坚持“一室多用”,为辖区居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参加文明实践提供有力阵地支持。
小整治推进大文明。如今,居民群众享受服务有场所、参与治理有阵地,不出小区就能享受文明实践服务,凝聚起基层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手工折纸公益培训活动。(资料图)
打造“队伍融合”
在本轮抗疫斗争中,奎文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动防控资源、力量下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奎文区聚焦“队伍融合”,积极对接辖区各类资源,常态化了解群众需求,及时提供关爱帮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积极动员下,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志愿者、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等约1.5万人次参与疫情防控,捐赠物资、款项数额达180万元。
推动“活动融合”
奎文区聚焦“活动融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拓展文化惠民演出,动员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奎文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文化服务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融合,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提升了居民群众文明素质,促进了文明社区建设。
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街。
建设“项目融合”
奎文区大虞街道依托社区金色阳光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平台,打造“智慧养老”品牌项目,推动文明实践活动队伍常驻群众身边。
聚焦“项目融合”,奎文区根据群众不同需求,精准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坚持因事找人,面向社会吸收招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按照“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组织(者)接单-群众评单”运行流程,对志愿服务实行闭环管理。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形成了各具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项目,把文明实践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人人都是“文明践行者”。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翠/文
责任编辑:封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