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一生甘于奉献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03-15 16:27:40
于一川题词
于一川手迹资料
晚年于一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共产党人的奉献观,在于一川身上得到了充分诠释。他遗嘱“不要给任何人添麻烦”,然而,党永远记着为人民奋斗的人,在他去世后仍给予高度评价。
接待家乡来访人员再忆刘英除叛往事
1983年10月,潍县县委邀请全国各地的新中国成立前在潍县工作过的本籍和外地老干部,回故地重游,并请他们座谈当年的党政军历史,期待纠正谬误或者填补空白。于一川接到信后,十分激动,回话应诺,但被医生劝阻住了。这次云集潍县的共27人,多是地师级以上老干部。活动结束后,县委仍把汇总材料寄给了于一川。
1986年秋,参与整理老干部回忆材料的文史工作者谭家正,赴杭访谈于一川。此时他正住医院,医生认为不适宜,就在病房门口竖上了“谢绝会客”的牌子。陪床的女儿庆平俯在于一川耳旁,轻声说明了情况。他一听,一骨碌坐起来,连说“家乡来人,见,见,见”,执意要求,只被允许15分钟。谭家正代表家乡慰问,于一川遗憾材料上没有自己的回忆。不觉时间到,来客该走却又迟疑不舍,欲言还止。于一川看出,挽留说:“请留步,我欠下的功课趁机补上,你要问什么,看我能不能回答?”
谭家正此来,确实带着寒亭党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即“除叛”英雄、红军师长、籍贯埠头邻村马家的刘英(1902-1932)和家乡党组织到底有没有联系的问题,虽然已有他1929年11月回乡,列席过在前阙庄党员于砚田家召开的潍县县委改组会议的说法。刘英谱名马宗显,另名马尔赛夫、张英等,有事迹记载而无籍贯可稽查,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搞清楚来龙去脉,才“对名入村”。
于一川稍加沉思,然后十分肯定地说:“他是回潍县开过会,这事是我老师于清书的入党介绍人耿梅村告诉我的。半个多世纪了,我咋还记得一个未曾谋面的人呢?因为他经历奇特,到苏联留过学,在上海中央特科协助过周恩来,在青岛击毙大叛徒王复元……在我脑海里,刘英一直是个风风火火的拼命三郎石秀形象……”访谈竟超半小时,使千里迢迢来的家乡人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卧病仍忧教育,意欲返乡未成行
1989年秋的一天,于一川在医院对守护的孩子们说:“我要回老家一趟。”孩子们纳闷:“爸爸回去过好几次,那时还能独立独行,现在回去,需要给您组织担架队啊!您不是向来怕麻烦别人吗,还有啥牵挂的?”“你们不能残忍了,合伙不让我回去!我挂念的事,你们不理解,不会成了你们的挂念;假如我回不来了,就把我埋在老家埠头村,挨着你们爷爷奶奶的坟!”
孩子们知道他的个性,认准的理、说出的话很难改变,何况已被他控为“残忍”了——简直手足无措,找谁说服他呢,医生?于小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到了于冠西叔叔,他刚回过莒县老家,追溯了鲁南战斗旧踪,让他来谈谈见闻,也许能解除父亲的一些思念,打消回乡的念头。于冠西听闻马上到来,没想到老友病榻竟牵念这些……
于一川对于冠西说:“我想到母校前阙庄小学去,听听老师们到底怎么教学生,看看根苗怎么长、蔓子怎么爬的。”孩子们听懵了,哪知爸爸是借用家乡俗语“根不正,蔓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来表达疑惑。
于一川不忘家中发生过的一件事:孙女从学校拿回一张表格来,要求仔细填上爸妈的职务、掌管着什么、是否开厂办店、有没有私家车等。他顿时嗔怒。早听说有的学校,学生座位的前后、正偏是照着家庭背景来安排的,家长若不满意,要调换,就需要暗箱操作;还有学生考试成绩高了要摆“谢师宴”……巧立名目,层出不穷。于一川对孙女说:“你爸爸退伍后当工人,你妈妈在菜场卖菜,照实填吧。”孙女不高兴了,央求说:“他们不是什么官——我抬不起头来,写上你吧,爷爷?”好气又好笑的请求。别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明察秋毫,就是一般人也明白类似填表意欲何为……
这就是于一川忧心教育的原因。此时,所有人面对他的要求无言以对。经过紧急“密商”,结果是:用最上乘的医术、最管用的药物、最万全的护理,成全他的回乡之求。可惜病情加重,未能成行。
遗嘱身后面朝北方两千元稿酬交党费
1994年9月,于一川突患严重感冒,被家人紧急送往浙江医院,诊为脏器衰竭,调养抢救无效,不幸于10月13日逝世,享年83岁。他临终前一再要求丧事从简,不要搞遗体告别,不要开追悼会,不要告知远方的亲友,不要给任何人添麻烦。面对死神,他仍不忘诙谐:“人总是有生有死,到头来脚踏风火轮,一溜烟上天了,只是共产党人特别一点,多道手续,要到马克思的‘花名册’里填上自己的名字,我早就做好准备了。”他把积蓄的两千多元稿酬交了党费。
逝世几天后,《浙江日报》登了简要讣告,称其为“山东省济南乡村第一师范首任支部书记”“优秀的党务工作者”。10月20日,浙江省委组织部发了1200字的悼词,高度评价他光辉战斗的一生,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家人依照他的遗愿,把骨灰葬在西湖南山公墓一个山坡的背阴,面朝北方,永远遥望家乡。
本期图片由张建国提供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