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相州王”历来尊师重教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03-01 16:32:29

  

  王翔千(资料图片)

  

  王统照(资料图片)

  “相州王”说的是相州王氏家族,明清时该家族在科举中颇有成就,而后来更是走出了新式教育开拓者王凤翥,中共早期党员王翔千、教育家王振千两兄弟,著名作家王统照等人物。

  教训子侄主持公道王氏三子感念师恩

  诸城历史名人众多,文化繁盛。宋朝苏东坡知密州时,曾赞此处“十万人家尽读书”,尤其诸城北以相州为中心的尊师重教之风为人称道。

  相州王氏家族人文荟萃,据统计仅明清两朝七品以上的官员就多达88人,科举进士17人。

  乾隆十八年(1753)乡试中举,官至海州学正的王癸祥有四子,除了三子应运早亡,另有应芬、应奎、应垣跟学识渊博的孙希伊先生读书。孙希伊是距相州十里的老梧村(现属舜王街道)人,有一年,老梧村一个青年去相州集卖柴,被当街打伤,一担柴被抢走。青年无奈之下找到孙希伊。孙希伊即去找王癸祥辞职。王癸祥问:“先生在我家教书有年,犬子均有大进,癸祥感恩不尽,近来愚兄在家较少,照顾不周,有失礼慢待之处,望先生海涵。”孙希伊说:“希伊自来府上任教,承蒙厚爱,多得关照,不敢稍有疏忽。今日本村乡邻有来卖柴草者,被辱骂殴打,柴草被抢走。小弟回村有何脸面再见乡邻,只好请辞归里。”王癸祥听罢大怒:“先生息怒,容我查实,自有公道。”遂派人查明,得知打人者为王癸祥本家族某子侄。即命抓来,当着孙希伊和卖柴人的面大骂:“不肖子孙,这种欺压良善、横行乡里的混账东西,坏我家风,不严加惩处,愧对列祖列宗,打!”一声令下,众仆从按家法将该子侄当堂按倒,直打得哀哭告饶方罢。又命其向卖柴人赔礼道歉,磕了三个头,按双倍价格赔偿柴价。自此,相州欺行霸市,横行霸道之风大有收敛。此事在诸城北乡传为佳话,广有影响。

  此后,孙希伊教书更加上心。至大比之年,三子依次应试均考中进士。

  长子王应芬中进士后,授户部浙江司主事。应芬为官谨慎,凡有案件,必详审再三才下结论,在书吏中很有威望,无人敢欺瞒作梗。后授兴安府知府,政绩卓著。有著作《虚竹山房诗集》二卷、《制艺》二卷、《种槐书屋诗钞》等传世。

  次子应奎,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未科进士,官至刑部河南司员外郎,著有《话雨山房诗集》传世。

  四子应垣,字紫庭,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榆林县知县。三子每考中必去恩师家中报喜,设宴庆贺,极尽尊荣。后孙希伊病逝,应垣不知,去探望恩师,走到老梧村村东的汉王山东边听人说起恩师的死讯,大哭不止,遂调转车头回家设灵祭奠。

  捐田筹办新式学堂,模式前卫人才辈出

  清光绪年间,戊戌变法失败后,清王朝为挽救风雨飘摇中的统治,宣布预备立宪,推行新政,设参议院。相州人王凤翥(1857-1930),字景檀,曾一度担任京议院代理议长。

  当时提倡省、县设立学堂,模仿日本西欧的教育方式,开启新式教育。王凤翥毅然辞职返回家乡,会同族人创办相州王氏私立三等学堂。由王氏祭田捐出五顷,收取地租为建校基金和常年经费。1906年秋,学校正式创立,王凤翥任校长。他聘请名流教授古文、历史;聘外国传教士教授数、理、化和英语。这种开放式的教育要比山东其它地区早几十年。学校办得卓有成效,曾获清廷学部金质嘉禾奖章,中共早期党员王翔千就是这里的学生;作家王统照、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都曾在此就读。

  创办相州国民学校,全家投入家乡教育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翔千考入专门培养洋务人才的京师译学馆。在校四年,他接触了西洋文化,坚定了投身社会变革、走民主革命道路的决心。毕业后,他在济南《齐鲁民报》工作一年,翌年毅然回到家乡,倡议创办了相州国民学校。1925年下半年,王翔千全家迁回相州,专事家乡文化教育工作。

  王翔千任校长,为校董之一,兼任语文教学,教师缺勤,他即为其代课。他除对经史、古文深入浅出细致讲解外,还亲自选择国内外语体简短的名著讲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项链》等。他讲怎样写白话文、写好文章,还结合课文,讲什么是阶级和阶级斗争;什么是十月革命,鲜明地指出地主资本家剥削阶级最可耻;使学生懂得兴国大事和中国必须革命的道理。大女儿王辩受其影响,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曾与邓小平、左权等一起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侄子王愿坚晚年仍记得伯父讲《最后一课》时的悲壮。王翔千是一位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1933年,求学迫切的学生臧仲余因家贫辍学,王翔千上门劝其归校,并愿资助,让其在他家食宿。王尽美病逝后,王翔千带头捐款,资助其子王乃征兄弟上学。

  1944年,王翔千任山东省参议员,相州解放后,年过花甲的王翔千主动出任县中学教员。1950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省政协委员、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全家迁往济南。

  1951年,王翔千向相州小学捐赠了第一批书籍。

  王翔千的弟弟王振千,也就是王愿坚的父亲,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五四运动”时曾参加过天安门广场的游行,这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曾担任过王氏私立学校的校长兼老师。

  参加“五四运动”游行王统照购书建图书馆

  从这里走出去的王统照,“五四运动”时也曾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集会游行,回相州后他向学生讲述“五四运动”盛况,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他自费购买五千多册书寄回,帮学校建起第一个图书馆。王统照还把相州私立学堂学生们收集的民间故事编辑成册,出资出版了《山东民间故事》。他还写了校歌,歌词是:

  明白事理,学习技能,中华积病弱与穷。

  身体劳动,精神朴诚,做人救国在于功。

  大家力合心同。

  衔土的蚁,酿蜜的蜂。

  你我他,做一个新儿童,做一个新儿童。

  快乐融融,春日的风筝,春日的风筝。

  王统照和王翔千在学校成立宣传队,宣传抗日救国。王翔千和教师王子可、王子容还常带领宣传队学生到距相州十多里的汉王山山会宣传抗日,散发传单,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王翔千用民间曲调自编《国耻记》《救国五更》等,至今,老梧村还有老人能唱《救国五更》:

  一更里月儿东升,日本鬼侵占我山东,来势汹汹,一心想要我中华的命。

  二更里呀月儿照正南,日本货装轮船,运来青岛,到处骗咱中国人的钱……亡国恨,最可怜,犹太、印度与波兰……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