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在虞河边上住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02-21 16:30:17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西两院地理位置示意图。 许茗蕾制图
东西两大院位于虞河西岸不到三百米处,在胜利东街和行政街之间,东临鸢飞路,西邻潍州路。东院比西院的布局要略复杂些,两个大院在面积、方位、规模上,对等对称。除了办公区,里面还有生活区,包括篮球场、小果园等。
两院隔马路相望面积规模差不多
东西两大院位于虞河西岸不到三百米处。记忆中的虞河约么十五六米宽,最窄处仅一二米,春天长流水,冬天结厚冰,上游还有一座小水库。
东西两院在面积、方位、规模上都差不多,比较对称。两大院大门由青砖水泥砌成,外镶水刷石,在当时算得上高大,也有些派头。
西院正门开在东边,东院正门开在西边,两大门大小相同,相对相称。对开的两扇大门垛两边,各有一带拱门的单扇小便门,一大门两小门组成“山”字形状。两大门都用厚木板竖着拼接而成,远看为中间高两边低正弦线弧型,大气、庄重、好看。门上都挂着大牌子。西院门口的牌子是白底红字,上书“中国共产党昌潍地区委员会”,东院的则是白底黑字,上书“山东省人民政府昌潍专区专员公署”。
两院大门口传达室也是一样的规格,标准的两间平房,外间办公,里间住人。十多年时间里,东院只有一个男子在这里吃住、值守。他三十多岁娶妻后,这里才成了两人居住。
西院为独立大院东院有两个附院
两院办公和生活区有点差别,西院没有附院,除了正门,北墙靠西,还有一个门垛高大、门拱横跨,看起来很正规的北门。东院则有小南院、小北院两个附院。东院的东南角和东北角各开一个1米多宽、没垛没拱的单扇小门,两个小门分别通向小北院和小南院,两个小院隔一条路。两个附院的干部和家属通过小门进出,上下班、打水买饭。
平时,大家对只有住家户没有办公区的小北院都叫“缝纫组”;小南院比小北院大很多,且有办公区域。
东院东南角最亮眼处是露天灯光篮球场,场地为细土夯实,没有看台、主席台,有时在星期六的夜晚,一排三盏、三排共九盏的大瓦数日光灯把篮球场及外围照得铮明瓦亮,也算气派。印象中,除了工人文化宫,还没见过别处有灯光篮球场。西院也有个简易篮球场,没灯光,仅有篮球架,我从没见有人在那里打过球。
东院篮球场东南,与大宿舍区隔百十米,另有全开放、半独立式的、南北各两小排共四小排宿舍的小区域,这是西院没有的。另外,西院办公区小,家属宿舍多;东院办公区大,家属宿舍少。
东院简易宿舍整齐,家家户户种着桃树
东院进大门是东西向主路,很宽的沙石路一直顶到东头,就到了灯光篮球场。加上路两边排水沟和马尾松绿化带,这条主路约30米宽,路面平展,路沙细腻,摊铺均匀。以此路为界,基本上把东院分成两大区域:路南是办公区,路北是生活区。
东院从大门往东30米,有小丁字路口,不宽的小路往北10米路东是第一会议室。沿小路继续前行不远,隔一个花坛,南北分别坐落着两栋一模一样的两层办公楼。会议室东隔一条南北小路,有两排四座独立小平房,一座住两户。在西院则有三排六座小平房。上述区域在主路以北,布局上东西两院一样。
东院宿舍区在主路以北,从东往西有三路,每路以排为单位自南向北排列。每排宿舍是直溜溜一户接一户、无遮无拦,一眼从排头看到排尾的那种简易房。东路从南往北共五排,后面还有两栋一黄一红两层家属楼,西院则只有一栋;中路宿舍最多,看上去也最利索,从南到北共八排宿舍;西路简易宿舍最少,共四排。这种大通排的简易宿舍虽然简单,但也有好处:方便串门,尤其是小孩。出家门,三脚就能撞进对方家门,开前窗喊一嗓子,住前面那排的就能听见。
东院每家每户前都种着桃树,五月鲜桃,办公区也有。在西院,少数宿舍区有桃树,办公区是苹果。桃花开过后,从小桃青青,到桃汁满满。当大人上班都不在家时,孩子们对自家房前的桃子下了手,“明抢明夺”。全院的桃子都熟了时,统一摘下来,每家能分到两大脸盆歪瓜裂枣样的桃子。因为那些面红汁甜的桃子已进了孩子们的肚子。
让东院小孩特别高兴的是,东院的整个东部有一片大型果园,占东院面积五分之一还要多一点。这是与西院最大的不同。
西院布局相对简单,两院周围绿意盎然
西院进大门后也有同样标准的东西向沙石主路,较短,往西不到150米就到宿舍区,然后右拐北去了。拐到北头,也有一座二层家属楼(东院是两座,位置也略有偏差)。西院家属区也是简易宿舍,排间距比东院要窄两三米,房间面积也小一点。
西院南面,也有一小果园,比东院的果园小太多,不仅面积差太大,在果树的品种、数量、重视程度上也有天壤之别,勉强可以称之为“果园”。难以理解的是,西院的孩子从不理会这小小的果园,也不感兴趣。
总之,东院比西院的布局要略复杂、多变一些。
东西两院是在一个东西长七八百米,南北宽三四百米,整齐划一的片区内,周围绿意盎然,田野气息浓郁。
北面,除了孤零零的托儿所和一个仅四间屋子的小百货店外,则是一大片坟地和菜地,以后又平掉坟地改种玉米。平坟时,我们这些不知鬼神的小孩子还抵近看过。南面有一个小旅馆和菜组,再往南也是大片庄稼地。东边更是一览无余的麦子地,麦地东边就是虞河。西边也是大片大片的农作物。春天有麦苗的清香,秋天则有甜美的玉米,两大院浸润在纯净的大自然里。再往西,很远处是白浪河。小孩子对距离没有概念,总感觉到了白浪河就是到了城区。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