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靠谱!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当起致富带头人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1-26 10:39:01

  临朐县五井镇宋家台村的宋玉生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他返乡创业,成立家庭农场,将黄荆种子变废为宝,制作成黄荆子枕头,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宋玉生还热心公益,为家乡建桥、修路,关注孤寡老人。“我的农场发展得好,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好,我能为家乡父老做点事情,也是应该的。”1月25日,宋玉生坦诚地说。最近,宋玉生入选2021年12月份“潍坊好人榜”,获评2021年度“齐鲁乡村之星”荣誉称号。

  带领乡亲发家致富

  宋玉生今年49岁,家乡在临朐县五井镇宋家台村,是一名退伍军人。春节临近,宋玉生的家庭农场里非常忙碌,他和员工们正根据客户订单,忙着加工黄荆子枕头。这些员工中,有不少都曾是村里的待业青年。

  记者了解到,2015年1月份,见多识广的宋玉生通过土地流转,成立了家庭农场。通过参加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等培训,宋玉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农业生产,结合实际,规划种植了山楂、柿子、猕猴桃、核桃等多种果树以及各种杂粮。农场附近的山上,有满山遍野的黄荆,当地有用黄荆种子制作枕头芯的技艺,而枕这样的枕头也成为当地人健康睡眠的一种共识。宋玉生看好了这个商机,决定将没人在意的黄荆种子变废为宝、物尽其用。于是,宋玉生带领乡亲们上山采摘黄荆种子。

  “每年秋天采摘,能采2个多月时间,黄荆种子采摘回来先进行粗加工。现在,我们每年能做2万个枕头。”宋玉生说,乡亲们上山采摘回来的黄荆种子,他们会回收,这也增加了乡亲们的收入。他们用这些天然野生黄荆种子当枕芯材料,组织村里的闲散家庭妇女从事保健枕加工,根据客户要求订制成长条养生枕、学生枕、婴儿枕,还有坐垫、靠背等,尺寸形状不同,功能一样,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实行了与乡亲的共同致富。

  宋玉生带领乡亲发家致富的同时,还传承了黄荆子枕头制作技艺。2020年6月,宋玉生的黄荆子枕头制作技艺列入临朐县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他也成为黄荆子枕头制作技艺传承人。

  2021年7月,河南发生洪灾,宋玉生带领救援队伍参加救援。资料图

  热心公益事业

  多年来,宋玉生热心公益事业,先后组织人员为家乡建桥、修路。逢年过节,他还到当地的孤寡老人家中,送大米、花生油、棉被和慰问金等,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宋玉生还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就业创业,帮助他们走上致富道路。

  2021年7月,河南发生洪灾,宋玉生迅速联系了当地救援组织,组成了11人的救援队伍,赶赴河南新乡,经过5天的艰苦奋战,他们成功转移受灾群众200多名。

  “我就想为家乡父老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没有多想。”宋玉生说。

   其实宋玉生的人生中,像这样“为人民服务”的事例还有很多。宋玉生先后被潍坊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授予“乡村之星”荣誉称号,入选2020年9月份“临朐好人榜”。日前,他又入选了2021年12月份“潍坊好人榜”,还获评2021年度“齐鲁乡村之星”荣誉称号。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无私奉献“老兵”力量。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梅/文图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