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潍坊日报评论员文章 | “紧日子”与“好日子”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1-15 11:02:52

“紧日子”与“好日子”

□本报评论员 丛秉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各级要正确把握好“紧日子”与“好日子”的辩证关系,在带头过“紧日子”的同时,要把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保障、更多地支持重大战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就是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到每年的财政收支安排,无不体现出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按照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已经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自觉的行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经济下行的压力,民生、科教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各级过“紧日子”的意识和措施要继续不断强化。

  要坚持开源节流。过紧日子重在落实,不能只喊喊口号、发发文件。“开源”就是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节流”就是党政机关要树牢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不良风气,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崇尚节俭的良好氛围,坚持过“紧日子”,进一步大幅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努力用各级机关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

  要切实建立长效机制。各级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精打细算、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切实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更好服务民本民生和实体经济。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