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30年无私奉献,他是单位的“金牌管家”——记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曹培连

来源: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29 13:47:19

  

  11月26日,曹培连作为2021年11月份“潍坊好人”代表参加潍坊好人榜发布仪式。

  扎根文化系统30余载,这是他的故事

  说起曹培连,大家都评价他是服务中心的“老黄牛”,从他身上体现出了文旅人俯身实干、甘于奉献的精神。

  曹培连在市文化系统工作30多年,主动学习摸索各项后勤工作的专业技能,在生活、工作上热心帮助别人,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担当奉献,成了单位上名副其实的“专业多能工”、“金牌管家”。

  蹚在粪便污水中通厕、晚上自学修好电闸,让大家认可了这个“转业新同事”

  

  1985年,曹培连从陆军部队转业到市群众艺术馆,在综合科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这对他来说是项全新的挑战,在物资设备还不发达的年代,各项工作都在考验着这个刚20出头的年轻人。不久,馆里的卫生间便严重堵塞了。便坑冲水器不停出水,而排便管道被不明物体堵住,一时间水混杂着坑里的污物不断向外涌出,不一会儿蔓延了整个卫生间,污水已达20厘米高。当时没有现代化的通厕工具和设备,眼看着污水越来越多,大家只能焦急在一边观望着。“我是后勤保障人员,我不上谁上!”顾不上换上一双胶鞋,曹培连便冲进了卫生间里,此时污水已经没过了他的小腿肚。来不及多想,他将自己的手伸进排便管道,一点点将整条手臂都伸进去后,终于掏出了一块大抹布,污水这才慢慢回流到管道里排走了,而此时的卫生间地面已经污迹斑斑,他又将卫生间打扫干净才悄悄离去。

  寒冬的一个夜晚,艺术馆办公楼和家属楼突然停电,所有电器全部瘫痪。考虑到从外面找专业电工过来维修需要等一两天时间,曹培连便自己“上阵”。“家属楼和办公楼都等着用电,不能因此耽误大家的事儿!”经向单位多位老同志询问,他很快判断出是由于总电闸开关老化造成跳闸。不熟悉电路知识的他,将电表型号抄在纸上,顶着寒风敲开了一家早已打烊的电器设备商店店门,向店主请教了电闸安装方法之后才带着新电闸回到单位,开始摸索着安装。到了深夜,家属楼和办公楼终于恢复了光明。“他不懂技术,天又冷,我们没想到他竟会连夜把电路修好!”回忆起过往,老同事们仍印象深刻,“带电接线、电脑维修、电话装机等技术活儿,他全学来了,他就是专业‘技工’!”

  在“小家”面前,他两次选择“大家”

  “孩子出生你都没在,你的心啊可全在工作上了!”这是老伴儿常打趣曹培连的话。

  1988年4月的一天凌晨,已到临产期的妻子突然开始阵痛,即将生产,他赶忙借来邻居家的车将妻子送去了医院。本该在产房里陪产的他,却心神不定地打着电话。十几分钟后,他联系好了家人前来帮忙照顾妻子,又向医生交代了几句,就匆匆忙忙骑着自行车走了。“我们住在坊子,医院离单位太远了,我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必须得早出发,不然赶不上上班了。”他说。那一天,正是第五届潍坊风筝节开幕式的前一天。作为前期筹备工作小组的一员,面对临产的妻子,曹培连选择了先赶去单位将筹备工作做完。“第二天风筝会就要开了,这是全市的大事,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而当他赶去医院时,孩子已经落地,至今他仍对此感到内疚。

  

  今年5月,曹培连接到市美术馆的卫生间改造专项任务。为尽快交付项目,他带领施工队在端午节假期前一天就正式施工,之后的每个周末,他放弃休假,照常施工,每天早上7点多就到施工现场,到晚上9点多才离开。老曹总是在所有工人走了以后,再检查一下施工设施,确保安全才离开。在卫生间进入设施定位安装阶段的一天中午,曹培连独自在家的91岁老母亲突发呼吸困难,为不耽误工作,他给邻居和妹妹打了电话,送母亲去医院,自己却留在了施工现场。“当时施工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哪个设施该安装在哪个位置,都需要我来传达给施工人员,我走了,工期就白白耽误了!”当他赶去医院时,已经晚上九点了。当他提出晚上要陪床照顾母亲时,母亲却摆摆手说:“不用你陪,你把组织交给你的工作干好了,就算是尽孝了!”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有了更大的干劲。最终,美术馆卫生间改造工作高质量交付,“艺术厕所”得到了上级和入馆群众的高度评价。而这样的改变,离不开曹培连的付出。

  “有事找老曹”日渐成了同事们的口头禅

  

  三十多年来,从群众艺术馆到市文化馆,再到服务中心,曹培连的工作单位不断变迁,工作角色也经历了多次改变,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没有改变。他尽心尽力帮助同事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并且总是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每当家在外地的同事不方便周末值班时,他总是二话不说就帮忙值班。甚至每逢春节,当同事们在家享受团圆之乐时,他也主动担起急难任务,陪着保安师傅一起吃年夜饭。同事们家里筹办婚丧嫁娶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请他帮忙,只要有他“掌舵”,各项流程都能妥帖完成。“我们家里人的人生大事,很多都是在老曹的见证和参与下完成的。这么多年来,老曹早就是我们的家人了!”“老曹”见证了一批批年轻人的成长,“有事找老曹”已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单位就是我的家,只要我在岗一天,就会把事情干好!”曹培连一直这么说,也是这么干的。

责任编辑:张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