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新时代文明实践|临朐县东城街道朱位村:勤政为民村庄昌 文明实践百姓喜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10-09 09:09:05

  临朐县东城街道朱位村位于弥河东岸,全村2340多人,村里因明朝出了一位状元—马愉,成为远近闻名的“状元村”。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示范村、县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统筹财务监督管理

  形成新思想引领新发展的强大活力

  朱位村限期清理老屋破屋、空闲宅基地,清大街、通小巷、治河道、除垃圾,彻底改变村内脏乱差的现状。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探索推行“四会管村”村级民主自治新模式,构建支委会统领、村民代表会定事、村委会办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村级组织责任体系,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将小微权力装进“笼子”。严格的制度、严格的管理,过硬的措施、过硬的手段,使朱位村从源头上把住财务开支的关口,防止财务违纪行为的发生,真正让村民当家做主,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效。

  朱位村党总支审时度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吸引企业投身高效农业建设,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流转土地500亩,引进华建集团投资3000万元建设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高标准生态农业示范园,打造年产2000吨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带动附近村庄200余人就业。

  统筹文明乡风打造

  形成致力乡村治理的强大支撑

  朱位村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纲、德治为魂,持续不断地通过文明实践推进乡村治理,切实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唱山水经,打文化牌”,朱位村是状元之乡,村党总支充分珍视“状元文化”这一宝贵财富,通过实施“三项工程”,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乡风文明,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时代新农村。

  文化铸魂工程。以状元文化为朱位之魂,聘请专门团队对“状元文化”深入挖掘,投资100余万元,对状元祠、状元墓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修缮,并扩建状元广场,建设马愉纪念馆,打造以状元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人文教育基地。同时,将“状元文化”元素融入乡村美化,在绿化上选取了红叶石楠、淡竹和白皮松,凸显红袍加身、高风亮节、万古长青的状元形象,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形成红瓦白墙黛基,古色古香的古典风格。

  “巾帼红”工程。注重发挥妇女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由女党员和党员家属带头组建,感召村内有能力、有爱心的妇女群众积极参与,目前队伍已从最初的不足10人扩大到近100人。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身穿红马甲,积极投身于矛盾纠纷调解、弘扬新风正气、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中,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充分发挥了“半边天”作用,有力助推了文明创建等工作。

  爱诚孝仁“四德工程”。喷涂文化墙面300余幅,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年集中评选一次,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家风培育,在村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成立以村支书为会长的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花费标准,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移风易俗的新时代新风尚,实现乡风文明。

  统筹实践阵地建设

  形成整体联动覆盖城乡的强大体系

  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延伸到哪里”的原则,朱位村在对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百姓大舞台等文化基础设施实施提档升级的基础上,以打造特色品牌为主线,高标准打造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组织村内能人贤士、产业带头人、舞蹈队、艺术团等围绕理论政策宣讲、人文关怀、技能培训、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开展相关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农村扎根落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沁/文

责任编辑:张 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