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盐碱滩上稻花香!潍坊这个示范区全国唯一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1-09-12 09:57:20

  “我们积极打造海水稻产业生态品牌‘种福田’‘袁匠’,进行海水稻初加工(大米)、精深加工(酒、米饼、米粉)等,不断提升产业品牌化水平。”9月1日,在位于寒亭区高里街道的袁隆平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孟洋介绍说,“海水稻深加工产品,我们还会在淘宝、京东、网红直播间等平台上进行售卖,并与50多家公司达成团购销售意向。” 

       

  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展示中心

  寒亭区北部区域池塘、沟洼纵横交错,水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土地盐碱度偏高,农民种植小麦和玉米年均亩产不足500斤,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土地流转率低。对此,寒亭区立足自身实际,紧盯发展前沿,30余次到青岛与袁隆平院士团队交流沟通,邀请实地调研20余次,成功将海水稻项目引入寒亭。项目建立了由26名科技专家组成的技术辅导团队,集中开展温室育苗、种子培育等领域科研攻关,加速种植技术落地转化。在袁隆平院士团队支持下,已建成育苗温室、高温大棚24座,种植规模达到2.51万亩。“我们还吸纳了一批高层次的专家人才,其中包含2名院士,3名博士,以及9名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孟洋说。

  项目占地18万亩,总投资50.3亿元,成功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2020年获得专项债券资金3.6亿元;近期省财政厅又专门成立5亿元海水稻发展基金,给予重点支持。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水稻种植基地、全国唯一的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其中,一产主要建设10万亩海水稻种植基地;二产建设海水稻产品深加工中心,开发推广海水稻酒、调味品、米粉等特色产品,增加出产大米附加值;三产主要依托禹王国家湿地公园文旅优势,打造集农业科普、康养医疗、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稻香小镇。着力构建“海水稻+”产业化生态圈,将这块曾经的盐碱地彻底“变废为宝”。

  

  智能机械化秧床

  今年,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继续推进海水稻育种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预备改良土壤5万亩,用于海水稻良种繁育,同时配套建设现代化优质农作物深加工中心、优质农作物研发中心、中央厨房等。“以‘种福田’为品牌的大部分产品现在还处于代加工状态,项目建成后,我们将拥有自己的优质农作物深加工中心和研发中心,实现海水稻精深加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强说。

  为推动当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今年由潍坊禹王湿地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打造的禹王湿地原生态恢复与保护项目,在服务企业专员的全力帮扶下,项目建设加快进度,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湿地进水净化生态工程、湿地生态多样性恢复工程等,并配套建设大数据、检验检测、产品追溯、监控、生态驳岸等设施。

  

  海水稻加工而成的海水稻酒

  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农民的增收渠道也逐步拓宽。如今,当地的村民不仅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合作社中赚取务工费用,土地流转后,通过海水稻一产种植、二产深加工相结合,还可以获得不低于1000斤小麦价格/亩的土地流转费,实现收入翻番。

  

  海水稻精深加工产品

  “目前,街道正加快加工中心、中央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农民采用虾稻共养、稻麦轮作等模式,实现增产增收循环发展。同时,利用禹王湿地国家公园文旅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高里街道党工委书记于国臣说。

  项目点评:

  点评人:寒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安刚

  依托禹王湿地资源禀赋,袁隆平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2019年落户寒亭区,目前种植规模达2.51万亩,亩产600余公斤。海水稻的到来对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

  强化项目支撑,聚合海水稻产业各生态资源,建设以种植为基础、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引擎、富民为根本的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着力构建“海水稻+”产业化生态圈。通过打造海水稻产业生态品牌“种福田”,将海水稻精深加工制成米饼、米酒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加强与天猫、泸州老窖等电商平台合作,提振品牌影响力。

  未来,寒亭区将利用禹王湿地国家公园文旅优势,多方要素以“稻”为媒互动耦合,打造集文化展示、农业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都市农旅小镇,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聪聪/文 马林峰/图

  视频:王峤

责任编辑: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