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农村厕所改造,村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8-23 09:21:38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8月21日,记者来到潍城经济开发区探访了两个村庄的部分村民家发现,与几年前使用的“大圈粪坑”相比,现在村民家里和城市居民一样用上了不臭、不冻、不淋雨、蚊蝇少的卫生厕所,人居环境真正得到了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葛埠村
卫生间干湿分离,方便卫生没有异味
8月21日上午,潍城经济开发区葛埠村村民陈洪听记者说想看看她家的厕所,乐呵呵地带着记者直奔屋里。陈洪家的厕所和城里楼房的一样,是个标准的卫生间,还进行了干湿分离,打扫得特别干净。
陈洪介绍,厕改过程中,他们村里统一把卫生间设计到了屋里。“俺们用的是马桶,产生的粪便直接排入市政管网中,家里一点异味都没有。”陈洪说,她也很注意保持洗手间的卫生,每天都要把马桶擦拭一遍,干净卫生,心里也舒坦。和以前苍蝇蚊子乱飞、臭气熏天的旱厕相比,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2岁村民陈永秀说,家里的马桶是村里厕改的时候统一安装的,自己没掏钱,很好用。以前家里的厕所,是最普通的旱厕,在南院墙旁,上厕所要穿过院子。现在卫生间安在了屋里,他们也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便利,别提多恣了。“自从厕改后,不但各人家里卫生干净了,村里的环境也变好了,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在村里住能够有这么好的条件。”陈永秀说。
村里铺设污水管网,与市政管网相连
走在葛埠村的街道上,村容村貌干净整洁,这和厕改有直接的关系。每户村民家的屋后,都有一个用水泥板铺设成的方形位置。村民于汉福说,这下面就是一个“化粪池”,已经密闭起来,即便在夏季也散发不出一点异味,“要搁在几年前,这个时候你来村里转转,肯定是臭烘烘的”。
在这个化粪池不远的位置,有一个井盖。于汉福掀开井盖,里面是村里的污水管网,与村外面的市政污水管网相连,村里产生的污水直接流入市政污水管网中。
葛埠村党支部书记于富仪介绍,他们村共有335户,已全部完成了厕所改造。他们村最大的特色就是直接进行了管网式厕所改造,村民家里统一安装了马桶,墙外安装了化粪池,村里主干道全部铺设了污水管网。管网和化粪池连在一起,并与村外的市政污水管网相通。各家各户产生的粪便,经过化粪池和一体化设备处理器处理后,会流入到市政污水主管网当中,统一输送到污水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家家户户都有了干净的卫生间,生活幸福感显著提高。”于富仪说。
固冢村
用村管通APP上报,一年两次免费抽吸
当天,记者还来到潍城经济开发区固冢村村民杨万仓家的厕所看到,虽然使用的不是马桶,但同样干净整洁,地面铺着瓷砖,墙上贴着一张“厕改明白纸”,详细介绍了农村厕改的相关事宜、户厕使用与管理、如何报修等。
提到厕改后的好处,杨万仓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传统的大圈坑,夏天上厕所不但挨蚊虫叮咬,还臭烘烘的。“那时候厕所是露天的,下雨天上厕所还得打伞,否则就得挨淋。”杨万仓说,各种不方便就别提了。
当村里提出要进行厕改时,杨万仓是最早支持的村民之一,更让他惊喜的是,整个厕改过程自己没掏一分钱,他唯一要做就是把家里厕所的卫生保持好。“厕改后,俺的工作量大了,地面墙面都是瓷砖,这么干净,脏了就得赶紧清扫,不然自己都说不过去。”杨万仓笑着说。
固冢村的街道上留有专供粪便抽吸的抽吸口,非常方便。村民杨万祜说,厕改后,村民每年可以享受两次免费抽吸,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绝对够用了。如果需要抽吸了,村民可以使用潍城区打造的一款村管通APP进行报修或抽吸。村里还有专门的村管员,上了年纪不会用手机的村民,可以直接告诉村管员,同样可以马上安排过来进行抽吸,啥都不用自己操心。
相关数据
潍城区已厕改27842户,完成了80%以上
自2019年开始,潍城区开始对辖区内5个涉农街道(开发区、管理区)160个村进行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目前,全区已完成农村厕改27842户,完成了80%以上。
潍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夏斌堂介绍,在厕改过程中,他们结合不同村庄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厕改模式。对于一部分城郊接合部,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的村庄,在村里新建了污水管网与市政污水管网相通,村民家里产生的污水全部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潍城区通过这种方式改造的村庄共32个。暂时不具备建设污水管网的村庄,则通过打造分布式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目前已在辖区内建设了20处分布式污水处理站。
此外,潍城区还配备了10辆粪污抽吸车,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区、街道抽厕补助政策,每户每年免费抽吸2次。发挥各街道厕改管护服务站作用的同时,积极培育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维修服务力量,做到设施坏了有人修、管道堵了有人通、粪污满了有人抽,确保厕所正常使用。进行农村改厕智慧平台建设,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信息化、高效化、精准化服务,让村民们真正享受到便利。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春晖/文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