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新时代文明实践|让文明信用变“真金白银” 注入乡村振兴“金融活水”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8-13 16:30:33

  

  潍坊市在推进新时代文明信用实践工作中,不断推出机制建设和信用宣传的新举措,努力开创文明信用创评新模式,“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工程、“信e贷”线上办贷、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无感授信”等举措陆续实施,有效提升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普惠金融水平。

  《“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工程推进“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出台后,潍坊市农信联社在全市实施以“文明信用户”评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工程,开展了“弘扬时代新风·争做文明市民”文明创评巡演活动,推进乡风民风建设,培树良好乡风文明,构建“以文明信用创评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普惠金融为目标”的整村授信支农新模式,倡导诚实守信,促进社会治理,践行普惠金融,为打造乡村振兴战略“潍坊模式”升级版贡献力量。

  

  开展文明创评巡演

  倡树文明信用之“风”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中心,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创评巡演活动,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为开展文明信用创评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党建统领,大力开展创评巡演。在市文明办的统一部署下,潍坊市农信联社广泛与社区、村委开展党建共建,加强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精选演出场地等事宜,2019年开始的三年间深入社区、乡镇、村委,开展以“弘扬时代新风 争做文明市民”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创评巡演活动70余场,切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

  

  树立群众导向,精心挑选巡演项目。基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和喜好,通过“唱、演、讲、播、展、答、惠、益”等方式进行巡演,用歌舞、小品、吕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编排节目,将党的政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搬上舞台,现场播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短片、防诈骗宣传片、反假币宣传片、移风易俗倡议书、征信权益保护宣传片等,穿插抽奖、互动问答等环节,通过艺术形态向群众传递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文明新风,让群众获得精神滋养、增强道德力量。自巡演活动启动以来,平均每场观看人数达2000余人,其中,走进安丘凌河街道巡演现场观众达5000余人次,巡演活动延伸到了最基层、服务到了最基层。

  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宣传。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农村是金融服务相对薄弱的地区,潍坊农信联社抓住老百姓对金融知识的迫切需求,在巡演过程中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信贷产品推介、征信知识宣传等,将金融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让获得信贷资金跟存取款一样便捷,打通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新时代文明新风送进了潍坊大地的千家万户,送到了百姓身边。“晚会太精彩了!不仅有好看的文艺节目,还让我们了解了许多贷款政策和金融知识,没想到农商银行贷款这么简单、服务这么到位。”在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村民于钦波在观看巡演后高兴地说。正是通过文明创评巡演,让于钦波了解到农商银行的贷款政策,顺利办理了20万的创业贴息贷款。

  开展信用评定

  注入金融服务之“水”

  文明创评巡演带动了广大市民道德素质和文明信用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潍坊市农信联社以文明信用工程为载体,推动信用创评,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该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已对7173个村庄完成文明信用创评,评定文明信用户106.7万户,符合创评条件的村庄基本实现全覆盖。农商银行向其中83.2万户适龄文明信用户提供了信贷资金支持,授信总额627亿元。目前已发放贷款19.4万户,余额239.1亿元。

  

  “红马甲”送服务惠民生。在全市成立236支“文明信用创评宣传”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红马甲”为民服务活动,走进巡演活动现场,主动宣传信贷政策、金融知识,现场办理金融业务,实现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文明信用创评宣传”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19年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大力推进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无感授信”,做好“数字金融”。农户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单元,潍坊市农信联社将18-60周岁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适龄人群,全部给予基础授信额度,实现小额普惠贷款授信的全覆盖,农民无需提供担保、无需跑网点、无需提供纸质材料,随用随贷,随借随还。青州市黄楼街道小马宋卫生室负责人李长清经营的中医诊所每次进药材开支很大,资金周转常常犯难,“无感授信”为他授信了三万元钱,解决了他的资金难题。李长清兴奋地说:“只要手机装有农商银行APP,在家5分钟就把3万块钱贷了出来,每月利息很低,真的省时省事!”。今年上半年,农商行全市通过小额普惠贷款“无感授信”方式为农户授信19.9万户98.4亿元。同时,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等联合研发省内首个“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持续抓好“网格化金融服务”,精准对接“四张清单”,全方位对接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扎实做好“数字金融服务”,全面推广“信e贷”线上办贷模式,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实现“自助申请、线上审批、实时放款”。

  

  丰富信贷产品,为客户降息让利。积极对接国家支农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优惠政策,帮助客户争取低利率信用贷款;加快推广“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政银担”等12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性产品,对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客户,实行“无还本续贷”,实现转贷“零成本”“无缝隙”,累计为2100余位客户办理延期还款61.4亿元,通过各种措施,为客户降低融资成本1.7亿元。

  

  打造“巡演+文明信用”新模式

  织密金融服务之“网”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潍坊市农信联社打造“巡演+文明信用”新模式,充分发挥信用杠杆作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推动三农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广大农村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进一步织密了金融服务网。

  搭建起“四个平台”。通过巡演活动,以“寓教于学、寓学于乐”的形式,不断将文明信用户评选办法、信用贷款、利率优惠等金融知识传递到广大群众身边,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对接,热心倾听群众诉求,搭建起金融服务的宣传平台、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平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文艺平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合作平台。

  助力“三个模式”提档升级。紧扣群众关注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担保难易”等11个关键点,以客户为中心逐项细化工作标准,配套制定加快信贷投放“14条”意见。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加大对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主体、新型职业农民等涉农主体的信贷支持,以金融创新推动“三个模式”提档升级。会同市企业发展办公室对全市农商银行企业信贷产品、政策、申贷渠道进行了梳理,汇编成《全市农商银行金融服务宣传手册(服务企业专员专用)》,建立服务企业“一二三四”标准工作法(突出一个主题,即“服务提升”主题;聚焦两个重点,即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办贷效率;建立三张清单,即建立信息收集清单、问题解决清单、服务提升清单;推行四项机制,即信贷业务流程主动公开机制、信贷业务主动承诺机制、信贷服务持续优化机制、信贷业务内外部监督机制),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持续巩固“金银”铸诚信机制。让信用变金钱,让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公婆、好儿媳等得到实惠,通过巡演活动,越来越多的村镇、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信用样板村镇、文明信用户等创评活动中来,享受到诚信带来可用的“活钱”,让“文明信用”变成“真金白银”。文明信用创评活动的全面开展,推动广大农民信用意识显著提高,助推了潍坊信用体系的建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沁/文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