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创新思路,新时代文明实践润物无声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7-27 14:53:34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广文街道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成为百姓家门口的“信仰中心、理论中心、服务中心、实践中心”。
突出群众导向,呼应群众精神需求
广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注重突出群众导向,吸引群众主动加入到活动中来。
一切围绕“实”字做文章。在场地选址上,考虑到空间限制、办公场所吸引不到居民等现实问题,将地址选在广文苑小区,小区内群众基础扎实、场地多样实用,利于活动开展和吸引群众参加。诸多活动的开展也不仅仅局限于现有场地,街道还根据活动内容灵活选址。例如,小规模活动在贰事厅或百乐堂,大规模培训会在街道会议室或二院大会议室,非遗传承类、红色教育类活动则选择实景场地,避免了活动开展单一化。
为了丰富居民日常生活,街道建设了供青少年探索、学习的科普体验馆,供居民开展各种活动,日常吹拉弹唱的知行厅和600多平米的活动广场。
在活动设计上,突出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加亲子互动类、动手参与类、实景体验类活动的开展,并邀请专业讲师参与,让理论政策的宣讲生动化、丰富化。
盘活现有资源,丰富活动内容形式
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开展种类丰富的活动。
盘活了辖区场地资源。广文辖区内有好人公园、乐道院、红炉锻制馆、臧克家广场、西虞游园、虞河景观带等各种或具文化内涵、历史沧桑,或能体会自然馈赠的场所,能够开展各种非遗传承、爱国教育、体育健身、绿色环保等活动。
盘活了辖区人才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医院、律师事务所、艺术培训辅导机构、和合文艺团体联合会、“五老”志愿者、弘道书院、文质书院、楼宇企业家等人才积极性,为他们搭建“多彩训练营”“普法时间”“健康园地”“科普阵地”等平台,对居民进行科技科普、文化熏陶。
体现“四德”特色,滋润文明于无声处
街道以“四德工程”建设为抓手,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取得了不俗成绩。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时,又以此为突破口,将“四德”建设,作为所的特色。
开设“四德”主题活动,将“四德”教育融入到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活动中,并邀请志愿服务团队来组织活动,使“四德”走出去。
结合场地打造“四德”亭。其中“仁德”亭临水而立,水中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颇有君子之风。“诚德”亭二层空间是街道成绩展示馆,符合“诚德”诚实敬业主题。“爱德”亭居高临下,两侧均有通道,可进可出不必原路返回,有“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之意,能体现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大爱奉献之义。“孝德”亭与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相邻,是街道弘扬孝德文化的重要场地。整个广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四德”特色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线上线下结合,理论飞入百姓家
街道设计打造了“文化长廊·学习路上”学习阵地。
走进长廊,便可以看到“学习有声”“学习金句”和“学习用典”三个版块,每个版块皆以优美的图文进行展示,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章、音频、视频转化为二维码,融入其中。居民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即可看到精彩内容。穿过长廊,走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书屋,可以看到“习语润心”角,书架上摆满了习总书记系列书籍供居民们借阅,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韩佳
责任编辑:李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