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 与患者同心——访昌邑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徐迎娣
来源:昌邑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07-16 17:11:41
从医21年来,她一直扎根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一线,与各种传染病打交道。在患者的眼中,她是勇战病魔的“铁娘子”,更是可靠可信的“白衣天使”。在医疗救治一线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的力量,用执着坚守、无私奉献的品格展示出白衣战士的铮铮誓言,用精湛技术和妙手仁心诠释着新时代白衣战士的医者风采。她就是昌邑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徐迎娣。
定位准 专业精
为患者保驾护航
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徐迎娣至今已在“病毒窝子”里奋斗了21载,她主要致力于病毒性肝炎的学习与研究,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昌邑市人民医院院感染科是全市唯一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心,承担着全市感染性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任务。在传染病防治的主战场上,徐迎娣与全科医护人员瞄准一流、同心协力,不仅用精湛的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还用爱心与智慧给予患者力量。
“医务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徐迎娣深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医疗理念、医疗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治病救人的行业,医务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徐迎娣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还不断积累在慢性乙肝、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方面的诊疗知识,坚持研读各类学术期刊及指南,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适用于本科室的诊治方法。同时,她每周组织科室人员集体讨论学习疑难病例,保持科室诊治水平高标准。
筑防线 担使命
疫情面前无小我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来袭。感染科负责门急诊和病房发热病人的排查和治疗工作,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是发热患者最多的两个区域,也是这场战“疫”的最前沿,危险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徐迎娣义无反顾加入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无论是病房筹备、人员协调,还是专家会诊、病情研讨,徐迎娣均是率先垂范,连续超负荷地付出,让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疫情形势严峻,医院紧急成立了应急医疗救治组、感染专科护理组进驻隔离病房,徐迎娣身先士卒,主动请缨,成为首批进驻隔离病房的医疗人员。徐迎娣深知自己身承重担,她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把疫情当战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检查情况、心理状况、治疗方案,都做到心中有数,整体掌握。隔离病房中,徐迎娣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详细了解患者病情,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用心进行医疗救治。她与患者心与心沟通交流,站在患者立场考虑问题,努力安抚患者的情绪,鼓励患者勇于面对疾病,坚定战胜病毒的信心,确保了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坚守在第一线,不停与专家们讨论患者的病情,直至黑夜变成白昼、安置好患者后才安心休息。
与此同时,徐迎娣的家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在她入驻隔离病房前,他的公公烫伤了双脚卧床休养,丈夫也因工作需要留在单位不能回家,家里全靠婆婆照顾。可是没过几天,婆婆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一度降到0,必须住院治疗。在隔离病房的徐迎娣,根本无暇顾及,幸得医院领导的关怀和帮助,徐迎娣的婆婆治疗及时,病情转危为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让徐迎娣在隔离病房中没有了后顾之忧,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劲头投入到诊治工作当中。“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刻,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我应该冲锋在前;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责无旁贷。”徐迎娣淡淡地说道。
多沟通 添信任
成为患者贴心人
“对患者的关怀,不止于疾病本身,还包括对患者心理的关怀,为患者的最大利益考虑。”徐迎娣说,“我们治疗的包括乙肝、艾滋病、结核病等患者,都是比较容易受到歧视的患者。所以,我们感染科的医生,除了关怀患者的疾病,对于疾病之外社会人文的、一些反歧视的、心理上的关怀和服务要做得更细致。”可以说,没有一定情怀的人是做不了感染科医生的。
图片
有些传染病属于慢性疾病,病程往往持续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如病毒性肝炎等,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或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这项医疗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感染科医生在面对患者时,不能仅仅只想着治病,往往要帮患者做长远规划,找“省钱”的办法。为了给患者节省开支,也方便就诊,她通常会把自己的电话和微信留给患者,方便他们咨询。
老患者张大爷说:“我多半生与乙肝病毒较量,之所以没有放弃,是因为徐主任让我对自己病情的治疗充满信心。每次给徐主任打电话咨询病情,她都耐心的回答每一个问题,把治疗方案、需要做的检查等等介绍的很清楚,治疗效果也非常好,我对她非常信赖。”
图片
作为一名传染病专家,她从不拒绝任何一名患者,释疑解惑,沟通交流……她永远想的是为患者做什么,怎么让患者更加清楚病情,怎么用最高效的方法治疗。“未来,我还是会继续在感染一线战斗,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帮助更多的患者。”谈起以后的打算,徐迎娣目标明确。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