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成立工会 组织罢工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7-05 14:36:14

  王尽美编辑的《山东劳动周刊》,介绍工人运动开展的情况,鼓动工人起来斗争。在他的联络下,1922年6月,在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原俱乐部职工学校旧址成立了工会,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山东省正式成立的第一个工会。在王尽美等人的带动下,大槐树机车厂工人和山海关铁路桥梁厂工人罢工的斗争,都取得了胜利。

  联络数百名积极分子成立山东首个工会

  1921年8月,我党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公开指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2年6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又称济南分部)在济南成立,王尽美任主任,编辑《山东劳动周刊》,介绍山东工人运动开展的情况,报道其他各地工人运动的状况,鼓动工人起来斗争。山东各地的产业工人纷纷行动起来,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槐树机车厂。

  大槐树机车厂是清政府1910年向德国借款建立的,主要任务是修理津浦铁路北段的货、客机车,是当时济南最大的工厂。全厂1000多人,其中700多人住在低矮的窝棚,一间挨着一间,里面阴暗潮湿。每逢下雨,屋顶漏雨,地面灌水。一到夏季,苍蝇、蚊子、跳蚤成群,疾病常年流行不断,工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21年6月,王尽美和工人运动领袖王荷波曾帮助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办起了工人俱乐部,后被厂方封闭。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成立后,王尽美等多次到这里进行串联发动,酝酿组织工会。王尽美通过与原俱乐部的工运骨干联络,团结了数百名积极分子,于1922年6月,在原俱乐部职工学校旧址(今增盛东酱园后院),成立了工会。

  大槐树机车厂工会成立那天,全厂职工和家属像过节一样,穿上新衣裳,敲着锣打着鼓,燃放鞭炮,高举着彩幛热烈庆祝,并在大街上游行示威,高喊着“劳工神圣”“工会万岁”等口号。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东省正式成立的第一个工会。

  王尽美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负责人的身份出席了成立大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在《山东劳动周刊》第一期上,王尽美还发表了题为“大槐树津浦铁路机厂工会成立”的消息,并刊发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贺词。

  组织工人反抗压迫罢工斗争取得胜利

  在王尽美等人的宣传教育下,大槐树机车厂工人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斗争。经过周密的酝酿,工人纷纷揭露军阀、厂主、监工、把头压迫剥削工人的罪行。工会向厂方提出了三项合理要求:年中发双薪;星期天休息半天,不扣工薪;每六个月加薪一次。三项要求提出后,立即遭到厂主的拒绝。工会看清了厂主的本质,决定首先组织工人怠工,开动机器跑空车,三三两两围在一起闲谈不干活,怠工很快遍及全厂。工会了解到交通部早有明文规定,工人每年增加工薪五分钱,而津浦铁路局(设在天津)对工人没有实行,许多工人干了七八年一分钱都没有增加过。另外,还了解到局内密定员司出差每天开伙食费三元,而工人出差却连差费都不给。

  为了抗议铁路局对工人的不平等待遇,工会一方面发动工人怠工,一方面组织工人请愿代表团去天津请愿,提出12项要求:年终工人分花红;不许员司私自介绍人入厂;工人出差必须按规定发给差费;工人死亡,子弟继承入厂;不给员司送礼;半年增薪一角;成立工人夜校;设立工人浴池;长工工薪由7.7元涨到9元;徒工工薪由6元涨到7.5元;发放工作服;工人病伤给医疗,不扣工钱;工人婚丧给假,不扣工资等。

  工会提出的12项条件,遭到铁路局的拒绝。工会于是发动1000余名工人开始罢工。厂方向铁路局急呼情势严重。请愿代表团二次赴天津请愿,局方只答应极少条件,请愿代表团回厂向工人报告,引起工人愤怒,罢工声势浩大,并包围工厂大楼,欲走上济南街头游行示威,厂方不得不一连三次向铁路局告急。不久,请愿代表团又三赴天津。在罢工的第七天,津浦铁路局同意了大部分条件。

  大槐树机车厂工会的成立以及罢工斗争的胜利,使工人们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加入工会的人数剧增。该厂工人的斗争,在济南和山东工界带了个好头,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这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领导和帮助下成立的山东第一个产业工会,所以后人称该工会为“齐鲁工会第一家”。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赴山海关宣传革命引导工人争取权利

  1922年8月,王尽美作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代表来到山海关,化名刘瑞俊。他在山海关铁路桥梁厂做了一名翻砂工,白天干活,晚上在俱乐部开办的夜校里以教工人学习文化为名,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王尽美十分注意调查研究,很快跟工人群众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工人中的威信也日益提高。8月下旬,王尽美带领工人开展了反赵璧的斗争。赵璧是铁路桥梁厂反动总监工。首先,工人当众揭露了赵璧营私舞弊、无故开除工人、大吃空额等丑闻。接着俱乐部将杨宝昆等15名工人联名要求开除赵璧的状子连夜送到天津京奉铁路局。

  在反赵璧的斗争胜利后,王尽美根据劳动组合书记部和中共北方区委的计划,一边整顿和加强工人组织的力量,一边把斗争引导到改善工人生活和争取工人基本权利的目标上来。于是,俱乐部组织工人向厂方提出了六项要求并呈送京奉铁路局,还登了报。王尽美还亲自拟了电讯稿,通过劳动组合书记部,通知各地的工人组织。对于工人的要求,直到9月25日,也不见铁路局的答复,工人们十分恼火。

  面对工人的合理要求,铁路当局两面三刀,软硬兼施,搪塞拖延。工人每天在俱乐部门前集合、点名,王尽美也搬到俱乐部吃住。白天,王尽美和俱乐部委员研究问题,向工人发表演说,组织游行;晚上,他忙着起草各种宣言和文件,当天发生的事情,他通常连夜写好,第二天一早发出去,三四天内就能在各报刊上刊登出来。

  京奉铁路局对工人罢工采取“拖”的办法,这给工人群众带来极大困难。面对这种情况,王尽美经过反复考虑,认为必须采取坚决的办法迫使当局迅速答应复工条件。他和俱乐部委员们商议,决定卧轨截车。

  10月9日一大早,1000多名工人排着长队向车站走去。当时,适值开往北京的4次快车将要出站。工人们呼啦啦一大片在铁轨上卧下来,占了足有1万多米长的铁路。列车驶来,发出“呜呜”的鸣叫声,眼看就要从工人身上碾过去,开车的中国司机见状想要刹车,而机务科英国纠察却抢过手把亲自开车,车轮滚滚,越来越快,越来越近……火车呼啸着,汽笛震耳欲聋,铁轨在剧烈颤抖着。然而,卧轨的工人面不改色,怒目圆睁,全然不动,眼看一场惨剧就要发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司机难忍满腔愤怒,猛地一把将英国纠察推倒在煤堆上,抢过手把,来了个急刹车。列车在车轮与铁轨摩擦的巨大尖叫声中停住。此时,车头距离卧轨的工人只有三四节车厢远了。工人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震惊了当局。10月12日,京奉铁路局被迫答应了工人的要求。

  京奉路山海关铁路桥梁厂工人罢工的斗争,不仅争得了一些经济利益,而且反掉了几个欺压工人的封建把头,争得了工友俱乐部的合法地位,成为京奉路上第一面胜利的旗帜,对京奉路全线各地的斗争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