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小方法 小儿治疗作用大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5-27 15:51:00
昌邑市人民医院儿科中医护理特色疗法——穴位贴敷
中医外治疗法源远流长,其中穴位贴敷是比较典型的疗法之一。穴位贴敷既起到对腧穴的刺激作用,药物又可通过穴位吸收,发挥药效。为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在医院儿科应用广泛,对于多种小儿疾病的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因其操作简单、无痛苦、费用低得到患儿家长的广泛认可。以下是穴位贴敷疗法在医院儿科的典型应用:
止咳贴:在小儿咳嗽中的应用
所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首先对患儿进行辨证,科学选取双侧肺俞、膻中等穴位后进行贴敷,使药物从皮肤吸收并刺激经络穴位,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气喘,作为重要的辅助疗法,效果显著。
腹泻贴:在腹泻腹痛中的应用
腹泻贴具有温中理气、健脾止泻作用,常通过贴敷神阙、中脘等穴位,对患儿的脏腑进行调理增强其脾胃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患儿腹泻腹痛的目的。
发热贴:在外感发热中的应用
在临床研究“中药贴敷涌泉穴治小儿外感发热”中我们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选取双侧涌泉等穴位进行贴敷,可发挥疏散外邪、解表清热的作用。
釜底抽薪贴:在疱疹性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应用
中医认为本病以热证为主。釜底抽薪散贴敷涌泉穴能引热下行,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清热生肌等成效。
脾虚厌食贴:在消化不良、厌食中的应用
脾虚厌食贴主要有“健脾胃、温脾阳”的功效,适用于任何少年儿童(6个月以上),可助力健康成长。尤其因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腹部胀满、胃肠功能紊乱、厌食、疳积等。
温馨提示:
1. 每次贴敷治疗时间为2-4小时。
2. 贴敷频次:1日1次或2次,1日两次贴敷治疗者间隔时间5-6小时。
3. 贴敷后的皮肤护理:贴敷结束后注意温水轻拭局部皮肤,除去药物和胶布残留。
4. 若贴敷结束后皮肤微红属正常现象,也可于次日将贴敷时间缩短。
5. 因孩子体质与皮肤情况不同,个别可出现皮肤红肿等现象,请立即暂停贴敷治疗,温水清洗局部皮肤,未好转者请及时就医。
6. 贴敷药物的保存:于冰箱冷藏。用时取出药物室温下稍等片刻将药物复温后应用。
儿科
门诊地址:门诊楼二楼北侧
病房24小时咨询电话:0536-7126995 7222090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