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记忆】抗美援朝,昌潍万众一心
来源:2009年《潍坊晚报》国庆特刊 《祖国万岁》(原文转载) 发布时间:2021-05-23 17:55:00
抗美援朝不仅有朝鲜战场上的战火弥漫,更有国内民众的激情支持,宣传、发动、捐献、游行、参军……从昌潍大地到祖国各地,抗美援朝运动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潍坊各界群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
相关档案显示,昌潍区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1950年各民主党派发表宣言以后至春节前,在潍坊市首先召开了各界代表抗美援朝座谈会,向各界代表进行了教育,然后又通过各人民团体向各界人民进行了宣传,成立了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的组织,进行游行示威,初步形成了抗美援朝运动。在农村则首先通过各种会议结合土地改革,利用黑板报、宣传棚、收音站、集市等方式和渠道在群众中进行了教育和宣传,有的县还召开了抗美援朝代表会。
第二个阶段是以1951年春节期间文娱活动为中心,结合拥军优属,开展千百元运动,此时各地均组织了大规模的以抗美援朝为中心的宣传,活动中显示了土改后翻身农民的高涨情绪,各种文娱活动几乎村村都有,并且有许多真人真事被搬上舞台,因此这些节目真切感人,发挥了极大的教育和宣传作用。
当时参加文娱活动者也特别普遍,昌南全县妇女参加文娱演出的有2929人,50岁以上的老大爷和老妈妈参加文娱演出的有483人,对于这个春节,群众们反映:“几十年没这么热闹过了。”
捐献飞机大炮
昌潍各界人民积极捐献,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为此昌潍各地都开展了千百元运动及写慰问信、做慰问袋、捐献粮食等活动。据全区不完全统计,共捐款7.9916亿多元,粮食(五个县统计)17.8758万斤,慰问袋3万多个,写慰问信5949封,捐献肥皂1779块,牙粉、牙膏776包,牙刷143把,文具387把。
昌潍群众在慰问与捐献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觉悟,潍坊市坊子区一个老大娘,起初捐了7000元,自己觉得少,便又捐了3000元,并说;“我开始捐7000元,等于打美国鬼子一巴掌,现在捐到1万元等于打他们一拳头!”昌南县的一个老大娘,抱着孙子去捐献,自己捐了1000元,又给孩子拿上了500元,说:“俺孩子也抗美援朝拿上500元。”潍坊市民听过报告后,博古街有一姚大娘毅然将自己的金坠子和银元卖掉(价值约30万元)捐献飞机大炮。
昌南十区凤凰岭村一青年妇女在百元运动中,偷偷将家里一木箱卖了进行捐献,母亲知道后曾大骂不休,后经村干部说服教育后,母亲转怒为检讨,还和女儿将自己这个事情编成小剧搬上舞台,亲自演出教育别人。
订立爱国公约
根据昌乐、寿南、潍县、益都、潍坊、潍安、安邱、昌邑八个单位统计,共有65万多个单位订立了爱国公约,寿南、益都、潍县、昌乐四县共有1455个村订立了爱国公约,昌南、安邱村村都已订立,男女老少及商业各界都进行了发动。
潍坊市工人订立爱国公约,展开了马恒昌小组竞赛,42个单位挑起了生产竞赛,132个单位订立爱国公约,8159人参加。工商界提出“抗美援朝,按时交纳税收”,所得税的征收,得到顺利如期完成。益寿六区群众订立爱国公约,其中一项是保证给军属代耕。有的地方涌现出医生下乡给军属治病只收药费,理发馆自动下乡给新兵理发不要钱,木匠给军属修补门窗不要钱等感人事迹。
举行游行示威
寿南、安邱、昌南、昌邑、益都、寿光、潍坊均举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大小146次,参加游行的人数达到68万多人。潍坊与益都先由工人、农民发起,后发展到妇女、文化、工商、宗教界也先后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和街头宣传活动。其中基督教会组织了1200多人的游行,不少五六十岁的老太太也参加了这一活动,抬着慰问物资加入到游行的队伍中。通过游行示威,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如益都文登区的群众敲着锣鼓向地主示威,进行对地主的管制。
抗美援朝运动不能光发动群众,机关干部也要拿出实际行动,随着运动的发展,抗美援朝运动在机关部队中也有相当的成绩,各县区干部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经思想发动以后,一般都在工作上比以前更加积极认真了。
青年踊跃参军
运动中昌潍青年涌动起参军的热潮,青年工人、学生、农民是冲锋在前的主力军,全区共有358名青年工人,1800名青年学生报名参加军事干校,占了当时全区初二以上青年学生总数的90%,最后有43名工人,344名学生获得批准。此外华东革大招收171名雷达兵,即有200多人报名,最后有86人被批准。当时工人、学生的参军热情非常高涨,有的工人怕不被批准自己花钱去乐道医院检查身体,有的青年学生怕个子矮便穿上厚底鞋。
全区青年农民纷纷自动报名踊跃参军,据集中到区的统计数字约有2.3731万人,经过检查送新兵1.8685万人,完成精兵数为1.4212万人。其中属于送子参军的3523名,属女送郎参军的430名,送兄弟的1052名,自动报名的有9747人。一名未婚妇女送未婚夫参军,亲自给他戴上光荣花,并嘱咐说:“你去参军,俺也光荣,到了前方别挂家,打下美国鬼子,咱俩再结太平婚。”
在踊跃报名参军的人群中,很多人怕检查不达标,甚至出现不少“造假”情况,有的怕个子不够穿上厚底鞋,有的为体重达标腰里揣上个秤砣或石头……
来源:2009年《潍坊晚报》国庆特刊 《祖国万岁》(原文转载)
《潍坊晚报》记者整理 据市档案局《各地抗美援朝情况总结》(四一九号卷)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