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名师风采|潍坊四中郭琳琳:深耕信心教育沃土,培育满园桃李芬芳

来源: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   发布时间:2021-05-19 11:17:57

  深耕信心教育沃土,培育满园桃李芬芳

  

   郭琳琳,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鲁东大学,大学本科,潍坊四中骨干教师。从教16年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先后荣获潍坊四中“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月度之星”、“潍坊市招生考试先进个人”、“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多次获得市区级优质课,所带班级多次评为“明星班级”和“优胜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始终以韩忠玉校长的“信心教育法”为指导,秉承“乐教会教、视生若子”的教育理念。热爱学生,严格管理,严谨治学。十几年如一日,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深耕信心教育沃土,培育满园桃李芬芳。

  信心高效课堂,点燃学习“内驱力”

  长期以来,她一直致力于优质高效信心课堂的打造研究。在教学改革中,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为了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学生听讲效率不高、“只出人不出力”的问题,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尤其在习题和考试题讲评课中,采用错题谁错谁讲的方式,将问题抛给学生,“不吝啬”留给学生足够的寻因、讨论和释疑时间。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不怕出错,甚至不怕“出丑”,发言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改错和收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甚至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也感受到了当“主人”的甜头,喜欢加入到课堂讲题的环节中来,更难得的是学生们渐渐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干劲,课堂不学习和学习效率低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多一点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一点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环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她将关注讲知识转移到关注学生怎么学上来,投入了大量精力培养基础较弱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课堂笔记的记录方法到知识点的背诵诀窍,从学习态度的转化到听讲纪律的要求,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教班级学生学习热情高、学习动力足、学习成绩提升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0年12月在全市高中思政学科新课标骨干教师培训会议上提供市级展示课,在全市和市区一轮和二轮研讨会议上提供公开课和交流材料。

  

  

  播撒爱心火种,点亮心中明灯

  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郭老师特别擅长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表扬成为一种习惯,让鼓励成为一种常态,这是她对自己提出的工作要求。从课堂听讲到课下辅导,从服饰外表到内心思想,从面对面交心到纸信交流,善于利用一切能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将对学生的鼓励与赞许贯穿于教育日常。因为她坚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心温暖和师生情感交流在学生教育转化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她十分关心家庭困难学生的成长,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沟通“出谋划策”,为家长解决教育孩子中的困惑。积极为学生联系资助资源,帮困难学生的家庭排忧解难。“一枝一叶总关情”,老师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无限温暖,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走近学生,倾听学生,了解学生,为师者才能真正的育好学生;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才能相长。日常工作中,学生见面的一句“老师好”,每次收到毕业学生的微信祝福,都成为她前进道路上的无尽动力。

  

  

  提升自我学高为师,逐梦路上砥砺前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无止境。她抓住一切取经学习和提升自我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将学到的经验大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多年来,所教班级的成绩在日常检测和高考中一直名列前茅。“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几年来,在“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的契机推动下,在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她勤于收集各种与教科研有关的资料,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实践研究,获得多项市区级课题研究成果。在学校的“信心教育小课题”评选活动中,荣获特等奖一次、一二等奖多次,努力向研究型教师迈进。

  

  “教育就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崇高之处就是与人打交道,信心教育的秘诀就是搭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多年来,郭老师深耕信心教育这片沃土,深悟信心教育真谛,她始终相信当人与人心灵相通时,学生内心的动力才能被唤醒;当学生的内驱力被唤醒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学生的努力与进步了!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