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信心铺就成功路,成长进步在圣源

来源:潍坊四中   发布时间:2021-05-18 22:40:04

  人最可怕的不是岁月变迁,而是在岁月变迁中没有任何变化。

  ——题记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距离第一次迈入圣源的大门,已是十九个月有余。回想这段学习历程,感慨颇多。

  说实话,潍坊圣源高级中学,不是我当年中考的首选。落榜第一志愿的我曾郁郁寡欢,经历了一个消沉的夏天,终日沉浸在自我否定之中。但庆幸的是,我选择了圣源,曾经的意外成就了今天自信阳光的我。

  军训是这所学校给我上的第一堂课。“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对这样的誓言,开始时我不以为然,并未产生心灵上的撼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校园内,目及所处,不管是墙壁还是路边的橱窗,都是类似激励性的话语,这是一个充满着信心的校园!“近朱者赤”,耳濡目染,我也开始对自己重新定位,认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生活学习。第一次撼动我内心的是高一新生的军训汇报表演,我所在的班级在嘹亮的“我能行”的口号中,获得军训展演一等奖的好成绩。那“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信念已在我的心中开始生根。

  潍坊四中的生活馈赠于我的不只是迎难而上的坚韧,让我受益更多的是,在温暖的关注中逐渐养成的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种习惯将是我今后不断进取的基因。高一选课走班后,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让适应能力有些弱的我不知所措,可周围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却很高。早读前、课间、放学后,都是他们自觉学习的时间。而以前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我却总是不知道该干什么,发呆愣神干着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很快到来的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让我茫然失落,行走在校园的路上,我仿佛是一个掉队的行者,我开始怀疑自己,“我真的能行吗?”很快,班主任老师第一时间找到了我,本以为一场批评不可避免,没想到遇到的却是他关爱的目光,班主任老师鼓励我说:“郎正阳,你还记得韩校长说过的话吗——我们不比成绩比进步,不要因为一时的失利就否定了自己,高中同学都是经过中考选拔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这个群体的比拼是一群优秀者的竞赛,与初中时期的竞争不是一个段位,不是一个重量级,更不是一样的频率。习惯、思维、心态都在全方位的检验我们的情商、智商的储备,你的基础没问题,你有赶超优秀的实力,请你相信老师的判断。只要找对方法,提高效率,相信自己,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老师的一席话醍醐灌顶,醒神醒脑,让我重燃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我在老师细心的指导下开始注意整理笔记,总结题型,做到知识点、图、题三位一体,在错题积累中纠正思维、失误;在好题整理中积累经验方法,生发自信,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在高二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时名列前茅,并摘得了“进步之星”的桂冠,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在全校同学面前,韩忠玉校长亲自为我们颁发了“进步之星”荣誉证书。听到现场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有生从未有过的豪迈从内心生发:郎正阳,你真的能行!

  在潍坊四中紧张而充实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已走进了2021年的4月,再有一年多的时间将迎来属于我的人生大考——高考。尽管我在求知的路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美中不足,但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面对失意便是彷徨的我。一时的失误是对我的警示,成绩的间或波动起伏更让我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我。在老师鼓励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明天的进步;在同学们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我寻找更多额外的学习时间,课间少玩一点,中午、晚上晚走一会儿,早上早来一些,不浪费一分一秒。我的生活在坚定的自信中变得更加规律也更加紧张。我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我也坚信,我一定能够成就自己的最好。

  风雨即彩虹!回首来时之路,感谢中考,让我沉淀了年少的傲娇;感谢圣源,让我重拾信心继续前行。从城区到圣源,这里教会了我太多太多:自信、惜时、高效、专注……

  时间在流逝,人生不设限,有信心的涵养引领,我会无限进步,实现自己的辉煌。

  作者简介:

  郎正阳,初中毕业于奎文区德润学校,20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潍坊圣源高级中学,入校以来该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优秀班干部”及“三好学生”称号。在学校“静专思主”的浓厚学习氛围中,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撰写的小论文《共享单车使用中的问题》在“中学生科技小论文大赛”中获得坊子区优秀奖、潍坊市二等奖,与同学合作研发的《一种新型海绵板擦》项目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责任编辑:聂臻臻

通讯员:郎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