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档案不畏艰险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4-25 12:49:17
徐迈到达延安后,先是进入陕北公学,后又被选送到延安马列学院,通过系统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抗日救国的信念。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从1946年底自延安起运的珍贵档案材料,经过两年又五个月的三次大转移,最终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徐迈和同志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档案的绝对安全。
经过三年系统学习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奔向光明的路,充满坎坷与艰难。从昌邑到延安,相隔千山万水,徐迈等人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还要躲避敌人的盘查与野兽的侵袭,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们为追求理想而前行的步伐。1937年底,他们到达了心心向往的革命圣地,毅然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
徐迈先是进入陕北公学,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游击战术。毛泽东非常重视陕北公学,有一段时间里,几乎每隔几天就到陕北公学作一次报告,讲授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与策略问题。徐迈听得入了迷,晚上经常与同志们讨论到很晚。在陕北公学学习一个阶段后,徐迈又被选送到延安马列学院,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关于全民族抗战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抗日救国的信念。
1938年2月的一天,是徐迈终生难忘的日子。早春乍暖,陕北依然天寒地冻。在一间窑洞里,徐迈面对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圣地的锤炼洗礼,这位来自齐鲁大地的乡村教师投入到党的怀抱……
1940年6月,徐迈从延安马列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中组部养成的刻苦学习、严守纪律、服从大局、关心群众、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对徐迈的一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到部里工作后,他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后任档案科科长。他深知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对每一张纸都视若珍宝,作了系统整理与完善。同时,加强保密管理,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特别是在时任中组部部长陈云、副部长李富春带领下,不仅注重学习,还随时总结,如干部工作方针“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干部工作要求是“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等,都被徐迈和同志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继续发扬和传承至今。
收到命令撤离延安誓死保护档案安全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和政治决议,并秘密调集重兵,计划于11月向延安发起重点进攻。危急关头,中央机关决定撤离延安,所有的档案也要一并转移。毛主席亲自指示:“重要文电一定要保护好,片纸只字也不要落入敌人之手。”于是,中央各机关撤离延安和档案转移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中组部档案转移的任务就落到了徐迈和他的战友身上。临行前,他们向组织保证:“人在档案在,与档案共存亡!”随后,他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徐迈带头将煤油和手榴弹带在身上,危急关头焚毁档案,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
11月,徐迈一行护送着118箱档案从延安出发,钻山沟,穿树林,忍饥挨饿,风雨兼程。为了躲避国民党飞机的不断轰炸,徐迈和同志们昼伏夜行,但途中还是遭遇了敌机轰炸,多人受伤。有的同志实在累了,想找个地方歇脚,徐迈就鼓励大家说:“耽搁一分钟,这些档案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分。同志们,坚持就是胜利!”
白天无法赶路的时候,徐迈他们就帮助群众担水、推碾子、锄草、打扫院子等,并经常找群众拉呱,宣传时事,了解情况。群众对他们很热情,从袁家沟离开时,大家依依不舍,并自愿出牲口帮助运送档案。经过一个多月马不停蹄地驴驮人背,徐迈他们终于把档案完整无损地运送到晋绥根据地的兴县刘家曲。
到达目的地后,徐迈和同志们一头倒在草铺上,连睡三天不醒。随后,中央工委根据战局需要,不断变换驻地,档案也随之转移。档案太多,需大量缩减。徐迈和同志们又抓紧一切时间,编文号、对材料、抄数据,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把所有档案都作了分类甄别和精简处理。
1947年6月,徐迈整理形成了《行军总结》,除了总结成绩,谈得最多的是问题,涉及工作责任、群众工作、部队纪律、计划安排等方方面面。从这份《行军总结》中可以看到,在紧迫的行军途中,徐迈和战友们仍然坚持行走一路、总结一路、检查一路、整改一路。
跨过山川越过河流档案转移到西柏坡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共中央决定进驻河北西柏坡。1948年4月初,中组部档案也跟随党中央开始第二次转移。这次档案转移由时任中央秘书处处长曾三负责。
这次转移的档案数量更加庞大,转移路程更加遥远。徐迈和同志们穿岚县、经静乐、过忻县、进阜平、翻五台山,渡汾河、跨吕梁,越太行,可谓处处险关、步步艰难。徐迈一行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跨过山川、越过河流。鞋底磨透了,衣服撕破了,饿了吃点冷干粮,渴了喝口河水。晚上也不敢睡觉,轮流站岗放哨……历经艰难跋涉,终于将档案安全转移到了西柏坡。
随走随查保持警惕档案顺利转到北平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作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指示。徐迈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会后,中共中央机关决定迁移北平,中组部档案随中央一起转移。徐迈再一次参与档案转移。这次转移虽然条件好了,但徐迈在越顺利的时候,越保持高度警惕。每走一段路程,他总是和护送的干部战士一起检查随车档案,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档案护送车队于1949年3月24日到达河北涿州,25日顺利到达北平。
就这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徐迈和同志们以“可以失去生命,但不可失去档案”的忠诚担当,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档案的绝对安全。从1946年底自延安起运的这批珍贵档案材料,经过两年又五个月的三次辗转大转移,终于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