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小伙自建红色教育多媒体展馆

35岁的朱长征自掏腰包十万元买设备,用高科技手段让党史“活起来”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4-19 09:30:15

  35岁的高密小伙朱长征,从小听老党员的姥爷讲过很多关于共产党的故事,对共产党光辉的革命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献礼建党100周年,同时为了纪念自己的姥爷,他在当地建起了一座红色教育多媒体展馆,里面展出了十几类党的影像资料和历史文献。4月18日,记者走进这座红色教育多媒体展馆,倾听朱长征的办馆经过。

  各种多媒体手段展现,让参观者身临其境

  朱长征打造的红色教育多媒体展馆位于高密市朝阳街道罗家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面花园街附近,里面的十几类党的影像资料和部分历史文献令参观者大开眼界。

  记者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党宣誓区域,《入党誓词》《党的宗旨》《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等历史文献和党的方针政策星罗棋布。在中间位置,一处高清数字投影机投射出一面迎风飘扬的鲜红党旗,随着《国际歌》高亢激昂的音符响起,让人可以瞬间感受入党宣誓时的威严以及共产党的神圣和伟大,不由得热血沸腾。

  沿着指示前进,在一处多媒体虚拟翻书系统前,参观者可自左向右或者自右向左“翻阅”书籍。该系统用动画、视频、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与翻阅一本普通杂志不同的是,这种新颖的虚拟形式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在弹指一挥间,深入学习有关知识。

  在地面互动投影系统前,朱长征还用多媒体手段,模拟复原了发生在1938年4月15日高密市孙家口的一次抗日伏击战的场面。手指触摸按钮,“走”在桥面上,周围都是轰鸣的炮火和燃烧的烈火,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此外,多媒体小展台以展板图文和数字媒体结合的方式,对党的知识、历次党代会、党史大事记、红色歌曲和影视作品等多个内容进行了展示。展厅内时事聚焦板块,利用激光投影大屏直播的方式,及时发布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重要讲话和党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等信息,大力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主张,全面报道党的各项工作动态。

  展馆虽然面积不大,只有80平方米左右,但走在里面边听边看,很快就能学习到大量有关党的知识和信息。

  网上购买设备,耗时两个月独自安装完成

  展馆建设初期,朱长征找了很多店面。亲戚为了帮他完成梦想,表示愿意拿出一间字画室。但在沟通过程中,朱长征说需要把原来的字画全部拆卸下来,便于安装多媒体影像设备,而亲戚由于没有见过这种设备,心中不免产生疑虑。

  再三考虑下,朱长征将地址选在了现在的位置。2020年3月份,他正式开始动工,虽然胸有成竹,但由于设备一度缺失,还是让他遇到许多难题。当地缺少先进的多媒体音频前级处理器,如果不能顺利安装,视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呈现完美生动的立体感,朱长征在爱人的支持下,自掏腰包10万元购置。从网上寻找、购买设备再到安装,短短两个月时间,他在工作之余,一个人顺利完成。

  为了不让来参观的朋友总是站着,细心的朱长征还添置了一套休闲茶桌,以便让大家交流心得。

  “原来计划建设一座标准的模板展厅,像星星之火一样可以燎原。”朱长征说,虽然现在的展馆地址不够醒目,与当初的设想有出入,但建成后,大家的认可还是让他心生自豪。

  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为建党百年献礼

  今年35岁的朱长征自幼受老党员姥爷的影响,听了很多关于共产党的革命故事,名字中的“长征”二字便是根据两万五千里长征故事得来。他对于共产党光辉的革命历史很感兴趣,从小便立志发扬和传承党的革命精神。

  从事投影多媒体数字化展示工作后,朱长征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为展厅、展馆做多媒体设备的安装调试。期间,朱长征接触到了许多用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展现的党建展厅,不仅具备丰富的教育意义,而且与自己从小的心愿不谋而合。

  接触的多了,朱长征考虑,目前老家高密的部分展馆还停留在传统的利用喷绘、写真、灯箱等做展览的阶段,不仅效果有局限性,而且缺乏表现力。他想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在高密也建起一座集各种多媒体展览展示系统为一体的综合展示平台,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从小听着姥爷讲述的红色革命故事长大,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党史‘活起来’,让更多‘80后’‘90后’参与到党建的宣传学习工作中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朱长征说,这座红色教育多媒体展馆对市民免费开放,希望周围的朋友或党员,都能来这里看一看。

  朱长征表示,其实前几年就有无偿捐献影院设备、到高密市全部乡镇上播放党建文化影片以及建设小影院的想法,希望让村民们都看看,加强了解红色精神文化。现在红色教育多媒体展馆的建成让他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愿望都能实现。

  下一步,朱长征希望以此为契机,利用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为当地的党建文化宣传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超/文

责任编辑: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