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新春走基层|1449套新房是如何顺利分下去的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1-02-15 09:46:33

  在宽敞、暖和的新楼房里过大年,是许多棚改居民的殷切期盼,在昌乐县,首批棚改居民圆了这个梦想。2月12日,记者在宝都街道北关村居民赵修安家中看到,房子南北通透,水电暖配套齐全,房间收拾得简约优雅。对新房子赵修安非常满意,对分房过程中的那些细节更是记忆犹新:“准备分房前,我们心吊到了嗓子眼上,生怕新楼房建起来分不下去、分下去住不进去,但现在一颗石头落地了,这样分房,大伙儿都信服!”他边说边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2017年,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昌乐县启动了北关等片区棚户区改造,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群众支持度高,短短几天便完成了协议签订和房子腾空拆迁,创造了棚改“北关速度”。尔后,昌乐建设进度和质量同步抓,三年下来,上千套安置房拔地而起。把房子公开公平公正地分下去,让群众欢欢喜喜搬进去过大年,成为宝都街道将好事办好的“最后一米”。

  

  “哪个环节也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宝都街道棚改办主任张文彬称,拿分房方案来说,他们几易其稿,与县棚改办、县财政局等近10个单位联合制定,原计划摇号的,后来征求群众代表意见,改为“先抓阄后选房”,即通过抓阄确定选房顺序,再根据选房顺序选择协议约定户型的安置房。公证处现场公证,县融媒体中心全程录像,并实时投影到大屏幕接受群众监督,安置房的房源、户型等也提前公示,让群众明明白白。

  

  从2017年到2020年,几年过去,部分领导也更换了,当时的承诺和约定是否继续信守,群众都眼巴巴盯着。宝都街道北关村党支部书记李锡清说:“说了算、定了干,当时跟群众说的是先签搬迁协议的先选房,后签协议的后选房。安置房建起来后,个别后签协议的居民私下找到我们,想跟先签协议的一起同步选房,我们都回绝了!”他还告诉记者,分房的时候群众优先,村集体的办公、商业等用房都是最后确定的。

  

  由于是简装房,同是北关村的刘洪祥春节前简单收拾一下,也搬进去了,心情特高兴:“以前村里的路没法走,房子破旧,通过棚改住上了楼房,想都想不到。跟房子一道,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街心花园也都建成了,跟最初的规划效果图一个样。”他对分房过程也比较满意:“楼层是我们抓阄选的,入场初验身份证、选房资格证等相关材料,现场做阄、亮阄,规定时间内完成选房,整个过程阳光透明。”

  记者了解到,昌乐县首批棚改安置房分房历时9天,涉及北关片区棚改搬迁户1090户、1449套新房,整个过程忙而有序、忙而不乱,未出现一起因分房引发的纠纷,使棚改画上了圆满句号。

  “拆了建不了、建了分不了、分了住不进去,是一些地方搬迁改造中出现的疑难杂症。我们以此为前车之辙,担当作为,不但把首批棚改楼房顺利安定地分下去,而且解决了南王、刘家桥等10个村(项目)的遗留问题,让棚改全过程成为历练干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作风的过程,成为践行‘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过程,求证群众利益‘最大公约数’,画出干群关系‘最大同心圆’!”宝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秦伟龙这样说。

潍报全媒体记者:孙希明/文

责任编辑:lancy

通讯员:郝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