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书写幸福新答卷

——寺头镇着力改善民生工作速记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12-28 16:42:55

  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带领全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以造福百姓安居乐业的初心担当,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奋发图强,致力于乡村振兴……今年以来, 寺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增进百姓福祉,倾心倾力担当作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用创新作墨,用实干作笔,交出了一份令百姓满意的民生答卷。

  以高度的责任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关键时期,镇党委政府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需求作为扶贫工作重心, 进一步落实好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坚持各级书记抓扶贫,促扶贫,积极探索建立优质高效的责任体系、推进体系、制度体系, 坚持以“零问题”为工作标准,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今年的两次集中大排查中,累计排查发现贫困户问题1448条、扶贫项目资金问题133条。主要集中在人口信息、政策落实、生产生活条件、住房安全、饮水保障、结对帮扶、项目运行管理、项目档案整理等方面。为此,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议,逐一落实责任人,确保问题彻底整改。聚焦脱贫目标,确保政策落实。多次邀请县医保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卫计局、县残联等行业部门到镇上指导政策落实工作。今年以来,投资800多万元对全镇居住环境较差的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整改和重点帮扶。并通过政府购买家政服务的形式,为45户贫困户定期上门服务;新上门办理低保88户139人,五保12人,低保转分散供养五保95人,转集中供养五保15人,新入住景福养老院3人,对接医保部门,办理门诊慢性病、“两病”共计1083人次;对接残联,办理残疾证447人,申请办理重残护理补贴328人、生活补贴131人,无障碍项目施工改造67户,发放器具687人,完善保障各项行业政策落实到位。

  坚持分类施策,夯实脱贫根基。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探索“村企联盟”新路子,围绕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土地流转型、黄烟种植村、光伏村等“六种模式”, 通过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互联网+”等多渠道扶贫形式,助农增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截止2020年,全镇共累计投资1705万元,实施了28个产业扶贫项目,涉及光伏、乡村旅游、电商、扶贫车间、特色产业加工等各个类型。到目前,累计共产生项目收益480多万元,帮扶贫困户933户、1896人次,为贫困户分红111.71万元。

  以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担当改善民生。近年来,寺头镇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并重,紧扣“民生为本、安居乐业”工作基调,开展环境提质工程,着力创优人居环境,扮靓美丽乡村。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百日会战”集中攻坚行动,紧盯重点任务,聚力攻坚。目前,全镇28个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改造,72个村完成“净空行动”改造,76个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验收,新创建美丽庭院1798户,实现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老百姓的满意是对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最大肯定。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保障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今年累计发放租房补贴160万元,新硬化村内道路1.2公里,铺设沥青2100平方米,出动机械160余台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162吨。同时,结合“察民情、解民忧、促发展”大走访活动,对260户搬迁群众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对贫困户、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等群体实行重点帮扶;解决冬季采暖、安全保障等实际问题32项。

  民生事业日益完善,幸福指数全面提升。持续增强镇域公共服务能力,总投资2.23亿元的寺头片区安置楼、高安桥、寺头镇教育园区等一大批重点民生项目先后投入使用。目前寺头小学24个教学班1080名学生已入驻新校;寺头中心幼儿园正在加快配套建设中,计划年底投入使用。把安置楼建成“学区房”也是寺头镇今年着力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总投资1.68亿元的寺头片区安置楼项目,今年5月份已全部回迁入住,共安置群众399户。目前投资3000万元的寺头镇污水处理厂和投资6000万元的杨庄村安置楼正在加紧施工,下步在严把时间节点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确保各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农村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以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致力于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近年来,寺头镇科学布局、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探索实施“村企联盟”模式。今年,该镇以龙头企业为平台、以合作社运营为手段,先后成立了山楂联盟、红香椿联盟、中草药联盟,按照“百企联百村”要求,共有6家规模以上企业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签订帮扶协议, 有12家龙头企业与11个山楂产业村、5个香椿产业村、7个中草药产业村、8个黄烟产业村及8个劳务输出大村建立结对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村对一企,一村对多企”,覆盖全镇22个行政村的联盟体系,仅此一项可带动村集体增收14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600多个,让众多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围绕产业兴旺,实施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已初步形成了山楂、红香椿、中草药、黄烟四大产业聚集带。今年以来,完成土地流转7450亩,新发展经济作物3500亩,全镇山楂种植总面积达到4.5万亩、红香椿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中草药种植总面积1.2万亩。二是抓好“两园”建设。今年规划建设了山楂、香椿、中草药三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和寺头镇农业科技示范园。投资2000万元,整修园区道路17.5公里,建设蓄水池5个,扬水站10个,虫情预警塔2个。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设果品精深加工研究所、果树脱毒苗木科研中心,培育引进八月红山楂、吉赛拉系列樱桃、苹果M9T337 等新品种3个。三是突出“两村”建设。为促进农业与加工、流通、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先后投资2970万元,打造了福泉、石河头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山楂、香椿、黄烟等“一村一品”示范村17个,让一村一品在全镇开花结果,真正让“一片黄金叶拓宽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路”变为现实。四是推动“两主体”建设。在已有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新引进晶冠食品等一批新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全镇22个行政村与农业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极大地培育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时值岁末,我们走访这个镇,深入农村、社区、工厂、园区,严寒中,驻足寺头镇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一股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的热潮扑面而来。走进临朐县华源纺织品有限公司,一排排偌大的车间内源源不断外贸订单在机器轰鸣中加紧生产,穿过一个个车间,处处繁忙景象目不暇接。据悉,今年华源纺织抢抓对冲疫情,逆势而为,投资5000万元新上自动化绗缝项目,新上自动化生产线5条、智能绗缝设备30台,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产能增长36%。1—11月份,企业完成总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10.2%,上缴税金360多万元,预计今年外贸出口总额将超过3000万美元。在金晔亿佳食品有限公司流水线车间内依旧见到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公司张总还向我们介绍了下步他决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绿色产业链营销模式的打算,大家无不为他的超前意识所叹服。与此同时, 山东晶冠食品、山东财顺装配式电梯、老鹰机械等一批重点项目也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今日寺头,处处洋溢着加快发展的十足干劲。借势谋势,抢抓机遇,这个镇着力把改善民生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在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全力突破,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生根, 一处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场景,孕育着加快发展的勃勃生机,展示着一方百姓幸福生活的美好前景,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正为广阔的寺头大地铺上了浓浓绿意,描绘着一幅可望可及的幸福农村新画卷。

  通讯员 尹兆文 郑大伟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