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高标准打造“长者先锋”实践基地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12-15 15:37:32
今年以来,昌乐县委组织部以开展“长者有为·时代先锋”工程为契机,统筹资源建设“长者先锋”实践基地,通过打造文化“孵化园”,搭建文化“连心桥”,开通文化“直通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打造“孵化园” 筑牢文化之基
利用党性传承中心、非遗传承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场所,高标准建设“一核多点”“四馆一院”式“长者先锋”实践基地,打造乡村文化“孵化园”。依托实践基地开展“印象昌乐·老干部在行动”活动,组织63位长期从事党史、县史工作的老同志,通过走访调查、查实考证,挖掘我县人文历史资源、乡村民俗文化,丰富“孵化园”文化内涵。目前,已在朱刘街道、乔官镇等地建立实践基地4所,挖掘姜太公传说、金银细工制作工艺省级非遗项目2项,荆山悠腔、大葛狮子舞等市级非遗项目32项,收集典故传说113篇次。
挖掘“姜太公传说”非遗项目
搭建“连心桥” 传承文化之魂
发挥实践基地“接地气、聚人气”阵地优势,搭建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连心桥”。依托实践基地资源开办老年大学,结合本地实际开设剪纸、烙画、荆山悠腔等特色课程13个,学员人数达1100余人。实施“霞映宝都·银龄生辉”志愿服务项目,组织75名老同志担任党性传承中心讲解员、非遗文化“守艺人”等,在传承一线贡献长者力量。2所非遗中心、4所党校传承中心以“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红色经典”为主题,每月举办文化讲堂、经典诵读、民俗展览等活动,先后吸引3万余人次参观学习。
开展非遗文化展览
开通“直通车” 弘扬文化之美
发挥实践基地组织、文化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文化触角向基层延伸。开通“乡村文化直通车”,组织12个老年社团、文艺团体每月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充分展现文化风采,让文化种子扎根基层。变“文化下乡”为“文化在乡”,组织实践基地银龄人才队伍到镇村一线“援建”“支教”,指导当地文化名人、文艺爱好者挖掘本地风俗,组建文化队伍,充实文化脉络,让文化种子在基层“活”起来。在95名“文化长者”的带动下,各镇街区先后组建舞狮、悠腔等文化队伍53支,营丘镇、高崖水库库区发展了“桃花年会”“芋头节”2个大型常态化群众文化集会,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通讯员 董浩)
老年大学艺术团文化下乡
责任编辑: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