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伟盐碱地生态草牧产业园丨打造草牧业“中国芯”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12-15 09:46:43
近年来,我国牧草、高端肉牛产品进口呈急剧增长态势。虽然供给能力已有明显提升,但由于起步时间晚,难以满足国内旺盛的需求,需要长期从国际市场进口来弥补缺口。
如何改变草牧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
胜伟集团首创的“盐碱地生态草牧产业园”模式,为打造草牧业“中国芯”、扭转草牧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现状给出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盐碱地生态草牧产业园”模式从诊断、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采用“EPC+O”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前国家“无地、缺草、少牛、食品不安全”的社会性问题,并在全国多地广泛应用。
一、土壤复育 种质研发 三核驱动
依托专利技术体系对土壤进行复育,在复育后的盐碱地上坚持种业创新,以高品质牧草繁育、国外肉牛本土化育种为主导,打造育繁推一体化模式,形成三核驱动,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土壤复育
历经17年行业积淀,研发土壤复育专利技术800余项,形成卓有成效的盐碱地六维复育系统,目前已在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上完成土壤复育30余万亩,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实践经验。
高品质牧草繁育
针对当前国内牧草良种缺乏、草场退化的现状,设立盐碱地研究院,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国内外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组建核心专家团队,引种高品质牧草,通过本土化筛选培育,形成适应当地环境的高产量、高蛋白,高矿物质、高草肉转化率的高端牧草种质资源库,建植栽培牧草本土化牧场,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
国外肉牛本土化育种
与阿根廷知名跨国肉牛繁育企业合作,应用全基因组学技术,引进阿根廷选美冠军牛的种质胚胎,筛选繁育出高度适应盐碱地的碱地黑牛高端肉牛品种。以国外肉牛本土化育种为主导产业,依托滨海区位优势,重点培育“进境肉牛”产业,打造全球肉牛“良种引进+扩繁养殖+牛肉精深加工+展示交易+联农带农”全产业链。
二、绿色生态 循环经济
形成“土壤改良—种植业—养殖业—有机肥生产”的循环模式,搭建“种养加”零污染内循环经济体系,以独创的盐碱地六维复育系统对盐碱地进行复育,在复育后的盐碱地上引种繁育抗盐碱有机牧草,并以此饲喂碱地黑牛、碱地绵羊等高端核心种畜,搭建草饲畜牧业体系,植物秸秆和牛羊养殖中产生的粪污进行生物技术处理后,制成生物有机肥,回收改良盐碱地土壤,整个循环实现农牧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三、“寄母还犊” 联农带农
以共享理念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农企利益联结,精准产业扶贫。产业园将碱地黑牛母牛寄养在农户的家庭农场,生出小牛犊后,再统一收购。母牛寄养期间,胜伟集团会为养殖农户提供统一牛舍标准、统一牛种、统一饲料、统一服务指导、统一兽药、统一疫苗、统一牛回收等“七个统一”标准,切实为农户解决缺资金、缺技术、肉牛价格市场风险等问题。
四、产业融合 智慧园区
围绕草、畜、农三大领域,以“产学研结合、农科教一体、种养加循环、一二三产融合”为目标,打造“科研招商”磁场,形成产业集聚“洼地”,引领打造高品质牧草繁育、国外肉牛本土化育种、养殖、扩繁、技术服务、屠宰加工、电商销售、物流配送等全产业链。
建设智慧园区,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产业园导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用数字化手段指导生产;依据环境监测大数据智能化精准管理;建成全国首个盐碱地科普展馆,宣传展示智慧农业创新成果。
智慧引领,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发挥盐碱地未开发、无污染的净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生产盐碱地特色优质农产品,利用盐生牧草对牛羊的养殖优势,育繁高端核心种畜。目前,产业园已培育出“碱地黑牛”、“碱地绵羊”、“易见鲜”、“碱悦”等盐碱地特色产品品牌,形成了盐碱地上的独特风味。
未来,胜伟盐碱地生态草牧产业园将以黄三角为桥头堡,在全国五大盐碱地分布区掀起一场绿色革命,将盐碱地变成青山绿水、金山银山,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助力农民致富、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