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感受峡山碧水蓝天的魅力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13 17:11:59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之年。潍坊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潍坊日报社发起生态环保媒体行活动,邀请省内外十余家影响力强、传播度广的新闻媒体组成采访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精彩画面,讲述好全市人民携手共建美丽中国的潍坊实践、潍坊故事,倡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凝聚共同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强大力量,营造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今天让我们跟随潍坊日报记者的脚步,去感受一下大美峡山的生态秀美。

  9月16日,“2020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暨潍坊生态环保媒体行”采访团来到了活动第一站——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采访团的记者纷纷为眼前碧水蓝天的人居环境点赞。

  峡山水库全天实时监控

  峡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第一大水库。作为潍坊市的主要水源地和“蓝黄”两区的战略水源地,峡山水库每年向潍坊、青岛等地供水约2亿立方米。自2008年1月1日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正式运行以来,不断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

  采访团一行人首先来到环湖视频巡防中心办公室,眼前大屏幕由12个视频监控影像屏幕组成,监控影像不停地循环播放着实时情况,三个工作人员正密切关注着监控录像,“白天黑夜都要看,稍微一疏忽都不行,比如进水库游玩的、钓鱼的等无关人员靠近水源地,我们一旦发现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劝离等处理,并记录在册。”工作人员手里的鼠标转动着影像角度,办公桌上摆放着值班记录本。

  据了解,峡山水库水源地视频监控工程是保护水源地的重要举措之一,2012年、2017年和2019年先后投资1100余万元,沿水源地周边设置监控点105处,在办公楼五楼设主控室1处,实现远端操控前端摄像机,查看周边区域情况。

  峡山区环境监测站站长王延安介绍,为做好水源地管理工作,一是依托视频监控工程,建立应急调度信息中心,设立和公开举报电话,组织12名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一旦发现威胁水源地安全的事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处置结果再工个反馈到调度中心;二是实行了局领导带班,监控操作人员值班,工程管理人员巡查,综合执法大队、水政渔政大队水面和沿库秩序管理,环湖环卫大队沿库保洁的水库综合治理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水源地管理秩序;三是将视频监控实时图像传至峡山公安分局,做到了信息共享,同时应急调度中心也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进行了相关案件侦查。

  下步,将继续培训值班人员,熟悉操作技能,充分发挥视频监控作用,技防、物防和人防三位一体,保障和维护水源地安全。

  峡山水库达到地表水三类水体标准

  初秋时节,艳阳高照,风吹到脸上仍有几分柔和。随后,采访团一行人步行到峡山水库栈桥,近距离感受碧水蓝天。只见干净整洁的道路延伸至水畔,水与天相连接,让人心旷神怡。

  峡山区生态环境分局新争取上级资金400万元对水库上游3座水质监测站相关9项监测设备进行更新。通过设备更新,水站运行将更加稳定,为及时了解上游进水水质情况提供完善的数据参考。为适时掌握水库水质变化,积极委托三方监测公司对水库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等重点指标进行加密监测,每周进行取样检测,为保护水库水质提供数据支撑。2020年1-8月,峡山水库库中断面COD、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为19.19mg/L、0.29mg/L、0.04mg/L、4.71mg/L,达到地表水三类水体标准。

  采访团还发现了峡山一处新的净化水质措施——生态浮岛。湿润的微风徐徐吹来,开阔的水域展现在眼前。两边的水面上生长着茂盛的植物,峡山水库管理局水质监测科科长谭好臣向记者介绍,2019年6月,总投资460万元的峡山水库生态浮岛净水试验项目建设完成。该试验项目位于水库上游潍河、浯河入库口水面,安装水面浮岛2万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黄菖蒲、千屈菜各1万平方米。目前水生植物长势良好。该试验项目主要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监测数据表明,氨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明显。

  谭好臣表示,为了开展了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作,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了水库周边全封闭围网和视频监控的安装;投资3.6亿元,实施峡山水库增容工程,通过建设防浪墙、筑坝等,有效防止了污染物进入保护区。每年筹集资200-300万元投放鱼苗4000-6000万尾,确保水库渔业资源保殖增殖,净化水质。今年,成立由公安、渔政、综合执法、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的峡山水库联合执法大队,常态化开展“清边”“净网”“堵点”专项行动,打击污染水源地的违法行为。

  空气、土壤防治有道

  峡山水库森林覆盖率达45%,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3000个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有山东半岛“绿肺”之美誉。水边的风清新温润,感觉全身心都被氧气包裹,记者们禁不住纷纷深呼吸,享受清新的空气。

  看得见的是变化,看不见的是治理。王延安介绍,2020年1-7月,峡山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峡山生态环境分局针对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全面治理,通过全区加油站实行错时装卸油、加大对产生VOCs企业的整治和监管力度,减少VOCs的产生,进而降低臭氧的产生。反馈数据表明,2020年我市臭氧浓度同比下降明显。全面加快推进智能电表安装工作进程,引导纳入应急减排清单内企业积极配合智能电表安装工作,便于重污染天气期间对企业的监管。截至目前,64家重点排污企业已安装完成。强化在建工地、道路建设扬尘防控和主城区道路保洁、渣土车运输督查、夜查工作,加强企业内部扬尘治理和已取缔燃煤锅炉企业回头看。从2020年1-7月,我区空气质量主要参考参数在较好的基础上又实现在两位数以上的改善,PM2.5改善率达到21.2%,综合指数达到18.9,改善效果明显。

  谈到土壤污染防治,王延安表示,峡山生态环境分局重点加大对挥发性有机物等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的排查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偷排行为。按照市生态环境局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峡山区5块新增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3块,剩余的2块正在稳步推进中。

  实现一级保护区全封闭管理

  采访团一行人来到风景优美的湖畔,一黑一白两只大水鸟悠哉飞过水面,水波粼粼,视野开阔。

  峡山区生态环境分局监察大队队长刘晓帆向采访团介绍,这条路他们每天都要走上几遍,环湖巡逻执法,对污染水体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是他们的工作常态。近年来,峡山区把水源地保护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来抓,水库周边建设了100余公里围网,实现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全封闭管理,有力防止了水体污染现象的发生。

  为进一步加大环湖综合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能,保护水源地,峡山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合有关街道对水库周边开展摸排式巡查,确保水库周边实现“零排污口”。同时,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今年来,峡山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合水库管理局、公安分局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区的巡查,首次对违法垂钓行为进行查处,对10名违法垂钓人员进行立案查处,共计罚款5千元,通过加大违法成本的方式,坚决杜绝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通过采用随机抽查、信访案件调查、专项执法行动等方式共检查企业160余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3份,立案查处企业6家,个人10人,共处罚款12.7万余元。同时,联合有关街道、单位对峡山区的“散乱污”企业进行摸排,发现问题严格按要求落实好“两断三清”工作,共完成清理、取缔5家企业。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