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两亿个QQ号 供骗子选用
徐州警方摧毁特大黑产平台,串并各类网络诈骗案件超1300起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0-11-10 10:01:25
近日,在公安部“净网2020”集群战役中,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网安部门成功捣毁了一个为网络诈骗、赌博等犯罪提供即时通讯工具“养号”、交易的特大黑产平台——小果平台,抓获犯罪嫌疑人84名,串并各类网络诈骗案件超1300起,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据介绍,小果平台是一个“养号”平台,目前拥有两亿多个QQ号。该平台对这些QQ号进行批量管理,而且几乎没有经过实名认证的,这为不法分子使用QQ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
购买盗窃社交账号,实施网络诈骗活动
警方侦查发现,小果平台就像一个QQ号的电商中介平台,平台客户端具备对QQ号批量解绑、换绑、找回密码、解冻等120项功能。同时,在小果平台上的QQ号可以随意买卖,且根据QQ号的等级不同,价格从几元到上万元不等。
该平台出售的QQ号涉及多种类型的网络诈骗案件。据了解,除QQ号以外,微信号也是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主要工具,而且同样可以轻松在一些平台上买到。
记者调查发现,购买社交账号实施诈骗只是获取账号的途径之一,此外还有盗窃账号和租赁账号。
西安某高校大学生程慕杨(化名)表示自己在今年疫情期间被盗过QQ号:“当时收到了大学同学发来的文档,文档内容紧贴时代背景,标题是‘学院通知由于2020年度疫情影响到各班各级的开学时间……’点击后,文档里面毫无内容。两三分钟后,QQ提示我的账号在异地登录,若非本人,请修改密码,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账号被盗了。我立刻修改重置了密码,不超过5分钟就找回了账号。不过再次登录账号时,发现我的账号在这5分钟内给QQ好友、QQ群发送了借贷小广告、不明链接或是以我的口吻跟好友聊天借钱,好在我的朋友们都没有上当。”
网络犯罪逐渐升级,“养号”涉嫌触犯刑法
小果平台竟然拥有两亿多个QQ号,串并各类网络诈骗案件超1300起,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如此惊人的数字背后暴露出了哪些问题呢?
采访中,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说:“‘养号’平台是网络黑产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网络黑产是指通过网络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业。网络黑产呈现出产业链组织严密、跨平台实施犯罪、内外部相互勾结、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严厉打击网络黑产应当成为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任务。”
上海恒衍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艳辉说,第一,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互联网依赖程度的加深,许多传统犯罪已经逐步改变至以网络方式进行;第二,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犯罪模式,各个环节分工明确,犯罪方法和手段也不断翻新;第三,网络平台还存在较大的技术漏洞。在他看来,“养号”平台和号商主要的犯罪行为是向其他犯罪嫌疑人提供用于作案的QQ号码,属于帮助犯罪的行为。根据使用购买的QQ号码用于不同犯罪的事实,“养号”平台和号商可能会涉嫌诈骗罪、开设赌场罪等不同的罪名。同时根据刑法修正案(九),上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也有可能构成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小果平台、号商的行为已经涉嫌触犯刑法,因此可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完善账号注册制度,及时打击犯罪行为
对于“养号”平台上拥有两亿个QQ号而且没有实名认证的问题,王艳辉认为,社交平台作为聊天软件服务商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此次事件说明社交平台还存在较大的技术漏洞,甚至还存在一些程序审查方面的漏洞,这些漏洞也是亟须调整和进步的地方。”
对于这种现象应如何治理呢?郑宁建议:第一,加强源头治理,在账号注册时,平台应进行严格落实实名制的要求,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恶意注册;第二,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个人被盗号;第三,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打击力度。
在王艳辉看来,对于目前这种犯罪现象的,监管应当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各种网络平台应当制定更加完善的账号注册制度,全面实行实名制、人脸识别等注册方式,并对集中大量注册的不常规操作等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审查。其次,从技术方面设置一些敏感机制,例如敏感词的筛选、大量发布相同信息等操作都将触发监管机制,从而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最后,公安机关应当加大网络监察力度,掌握网络犯罪的规律、主要特点和发展动向,尽可能通过网络监控等手段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并且在网络犯罪发生后及时对犯罪行为予以打击。本报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李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