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点赞!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全名单揭晓,潍坊4个先进典型上榜!(附表彰名单)

来源:文明潍坊   发布时间:2020-08-28 15:10:11

       8月27日,中国文明网公布了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暨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先进典型名单。我市纪金霞入选“最美志愿者”,潍坊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入选“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青春护航 爱播四方”志愿服务项目入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寿光市洛城街道屯田社区入选“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事迹简介

纪金霞

       纪金霞,潍坊市牵手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本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龄,她却全身心的投入到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的公益领域中,她体重200多斤,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问她干志愿者为啥那么拼命?她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要尽己所能做善事,让自己的晚年过得更有意义,活一天就干一天。

       纪金霞,大家不管老少都尊称她纪大姐。纪大姐经历挺坎坷,最初在一个社办企业工作,后来卖过服装,自己也做过钢材生意,最初几年也赚了一笔,后来就赔了个血本无归。如今,纪大姐年龄大了,没有退休金,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当地街道给她办了低保,2014年又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她打心眼里感激政府,她要回报社会。

       高新区双语学校在潍坊市金马路上,每天早晨7:00,车多人多拥挤不堪,学生们要过马路到达学校门口都冒着很大的风险。疏导交通,护送学生过马路,纪大姐觉得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年四季,学生放假她休假,学生上学她上班,纪大姐风雨不误,一天不落,一坚持到现在。纪大姐带领的那支身着红马甲的护学队伍,天天清晨雷打不动的出现在学校的门前,这已成为潍坊市民们熟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做志愿者已经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要把剩余不多的时间,投入到更多的公益活动中去,以自身的经历,感召更多的人参加到公益活动中來,传递爱,传递正能量。

       潍坊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

       潍坊爱心义工前身为潍坊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简称潍坊义工,成立于2006年3月15日,是潍坊市成立的第一家民间公益组织,2013年12月3日在潍坊市民政局注册为潍坊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简称潍坊爱心义工。组织内部管理规范,制度完善,下设党支部、团支部,设监事会、理事会、管委会、一处八部、高密、青州、临朐三个分中心。

       潍坊爱心义工一直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主要开展了助学、助残、助老、助幼、助困、环保、卫生、文化传播、协助政府大型活动和公益项目开展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组织各类公益活动4530余次,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时间41.4万小时;助力困境儿童成长项目帮助930多名困境儿童完成了初、高中学业,100多名学生步入大学,累计发放助学款近300万元。2019年在资助学生387名,每年组织50名中小学生开展为期七天的公益夏令营,针对中、高考生组织助力中高考、赋能训练营、梦想起航等活动,全年与学生都保持书信沟通;每年寒假暖冬行、暑期回访等走访活动,出动200多辆次、行程5万余公里;为偏远山区学校捐建图书室34座、图书10万册、课桌400套、黑板50面、学习及生活用品1万多件;为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台风重灾区青州、临朐、寿光等受灾地区捐款捐物200万元;为困难家庭筹集发放救助物资100万元以上;开展心理帮扶和精神帮扶150多次;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精准扶贫、第三方脱贫成效评估等政府购买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青春护航 爱播四方”志愿服务项目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自推出“青春护航 爱播四方”志愿服务项目以来,不论是重大节会,还是农村社区……到处都活跃着学院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项目以志愿服务为推手,“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山科义工”、山科特色品牌项目深入人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服务重大赛事节会也成了学院闻名全国志愿服务的品牌与名片,这正是学院长期以来坚持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开展学生“素质养成”“价值塑造”的成果之一。

       项目还充分发挥学院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和青年志愿者的骨干优势,以“学生需求、结合专业”为导向,实施“特色活动”+“义工品牌”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拓展了青年志愿服务深度。

       潍坊寿光市洛城街道屯田社区

       寿光市洛城街道屯田社区位于东城新区,共有1851户,约5550口人。近年来,社区将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志愿服务一小时”等特色品牌,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规范化。抓场地规范。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爱心驿站、青年驿站、国学讲堂、心理导航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志愿者服务站点,每天由志愿者值班为办事群众及附近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抓队伍发展。成立社区“爱心驿站”志愿服务总队,分生活“热心帮”、邻里“和事佬”、家园“美容师”、治安“红袖章”、健康“白天使”、文体“百家乐”、政策“你我通”7支特色分队。抓机制建立。通过寿光志愿服务云平台在线注册、发布活动信息,组织开展活动,形成“互联网+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志愿服务活动模式,设立《屯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流程》《社区志愿者招募注册和管理培训制度》《屯田社区志愿服务礼遇制度》,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管理。

       提升服务水平,志愿服务项目化。社区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志愿服务品牌,联合辖区6个共驻共建单位,发起为民服务项目12个,引进3个社会组织入驻社区,建立全市第一个社工服务站,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工作,培养社工人才,推动志愿队伍在社区集结、志愿资源往社区倾斜、志愿力量向社区靠拢。组织“志愿服务一小时”公益项目。社区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有效联络机制,开展敬老护幼一小时、保护环境一小时、文艺宣传一小时等活动,打造一小时特色公益项目,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丰富活动增活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紧紧把握居民需求的脉搏,将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结合起来,以志愿服务作为主要的方式,让居民成为活动的主角,开展系列志愿活动。环卫宣传活动。开展“人人都做志愿者,建设美丽新家园”活动,社区志愿者清理楼道、小区垃圾1300余方,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页3200余份,号召居民参与,形成人人讲卫生,重清洁的氛围。敬老爱老活动,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生活,志愿者结合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举办智能手机培训班、书法课、舞蹈课等69场。衣物捐赠活动,设置爱心墙及爱心超市,由专门的志愿者负责维护整理,社区群众已捐赠旧衣物1466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