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融赋能共同富裕之路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4-02-03 08:59:00

  ◎于秀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此国家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深化了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为我们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以“八个坚持”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出了精辟概括,“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列为“八个坚持”的第一条,它既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也是中国金融发展的优势。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金融调控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为金融资本设置“红绿灯”,有效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金融业的核心任务,对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就我国金融供给结构而言,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和创新经济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所有制歧视和隐性融资壁垒依然存在,必然阻碍多元主体共同富裕的前进步伐。因此,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金融产品,做大做强金融市场;结构性降低融资成本,把更多更广泛的资源配置到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配置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推进共同富裕铺平道路。

  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它运用数字技术,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深化金融服务渗透率,能有效解决金融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未来金融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必须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首先要做好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监管力度;其次通过各方协同合作,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联动,共同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的长效机制;再次配套开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让数字普惠金融落地生根,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绿色金融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并强调要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绿色发展也会让金融本身的“含金量”更足。要优化完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加快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提升绿色金融的应用效能。同时,要积极构建包括标准监测、考核评价、风险评估、人才队伍建设等在内的常态化绿色金融协调机制。金融机构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速推进绿色金融战略,将绿色发展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将“双碳”目标融入战略布局,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作者单位:诸城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倩